Author Archives for xg

40 逝者如斯夫

8 月 17, 2017 3:47 下午 Published by 在〈40 逝者如斯夫〉中留言功能已关闭

先儒常说,读经要在字句以外读。这话乍听时,似无新意,但仔细想想,便觉得颇有道理。兹举一例,试为探讨。 论语子罕篇记载:“子在川上曰,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”这里的逝字,汉儒注,以及尔雅、说文,都当往字讲,而往字依古注可作两种解释,一是既往,一是前往。依照既往解,则逝字就是消逝的意... 继续阅读


39 君臣父子

8 月 17, 2017 3:46 下午 Published by 在〈39 君臣父子〉中留言功能已关闭

春秋时代,是历史学家所称的乱世,据司马迁统计,在那个时代里,“弑君三十六,亡国五十二。”至于诸侯奔走,不能保有其国者,则不可胜数。那时的各国政治,怎样才能安定,是一大问题。 论语颜渊篇记载:“齐景公问政于孔子。孔子对曰,君君臣臣,父父子子。”据春秋经传说,在孔子当时,鲁国政权掌于... 继续阅读


38 恕道浅述

8 月 17, 2017 3:45 下午 Published by 在〈38 恕道浅述〉中留言功能已关闭

在论语里仁篇里,孔子曾说:“吾道一以贯之”曾子说明:“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”。论语卫灵公篇,子贡问:“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”,孔子答复:“其恕乎”。此即中国传统的读书人所传习的忠恕之道,或单提一个恕字,称为恕道。 孔子将恕字教给子贡时,惟恐子贡不知如何在这个字上用工夫,于是加以... 继续阅读


37 孔子学说的实用价值

8 月 17, 2017 3:44 下午 Published by 在〈37 孔子学说的实用价值〉中留言功能已关闭

时人论学,一提到孔子,总是有某些人持否定的态度,他们认为,当前所需的是民主与科学,至于孔子学说,是否还有实用价值,则颇值得怀疑。究竟孔子学说现在有无实用价值,须先了解孔子学说是什么,再论其价值如何,乃不致于武断。 孔子学说记载于十三经中,内容非常广泛,但论语述而篇里的一章:“子曰... 继续阅读


36 君子三戒

8 月 17, 2017 3:43 下午 Published by 在〈36 君子三戒〉中留言功能已关闭

儒家修养工夫,虽然因人而异,但有人人必守的三戒,不能不讲求。此即论语季氏篇所记:“孔子曰,君子有三戒。少之时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。及其壮也,血气方刚,戒之在斗。及其老也,血气既衰,戒之在得。”这几句话,从浅处看,是讲保养身体,从深处看,则是提示修道要领。学者由惩忿窒欲,进而明明德... 继续阅读


35 读颜子好学章

8 月 17, 2017 3:41 下午 Published by 在〈35 读颜子好学章〉中留言功能已关闭

论语雍也篇,鲁哀公问孔子:“弟子孰为好学?”孔子对曰:“有颜回者好学。不迁怒。不贰过。……”王充论衡问孔篇说,哀公问弟子好学,孔子对以颜回不过怒不贰过,乃孔子“兼攻哀公之短”,因为哀公的性情即是迁怒贰过。此一见解,显然未得不迁怒不贰过的真义。孔子称赞颜渊这两句话,决不是专为哀公而... 继续阅读


34 依于仁

8 月 17, 2017 3:39 下午 Published by 在〈34 依于仁〉中留言功能已关闭

国学要领,就是孔子所说的“依于仁”。研究国学,如果把仁撇开不讲,便无异舍弃中华文化的特色,不能令人了解中华文化如何优异。讲仁,首须研究仁字的意义,次须研究如何学作仁人,然后研究仁在人类生存发展中具有何种功能。以下便从这几点试为简要的论述。 礼记中庸记载,孔子对鲁哀公说:“仁者人也... 继续阅读


33 知天命行恕道

8 月 17, 2017 3:37 下午 Published by 在〈33 知天命行恕道〉中留言功能已关闭

‧既成的天命,不是世人所能改变,未成的天命,是好是坏,完全由自己创立。 ‧凡知天命的人,必然能以恕道待人,也就是有智慧的人,才能切实的行恕道。 受过儒教薰陶的人,往往有一种儒生气质,这种气质表现在思想上是乐天知命,表现在行为上便是待人宽恕。命与恕这两个字虽然看来很平常,但要修孔子... 继续阅读


32 博文约礼

8 月 17, 2017 3:36 下午 Published by 在〈32 博文约礼〉中留言功能已关闭

学儒必须研究学儒的方法。譬如登山,必须知道登山要领。又如航海,必须具备航海技能。登山不知要领,则不能登上高峰。航海不具技能,则不能航抵彼岸。儒学讲到高处,泰山不能比喻,讲到远处,瀛海不能比喻,如果没有方法,便不能学儒,虽学也是徒劳无功。 儒学以诗书易礼春秋为基本经典,后来扩充到十... 继续阅读


31 夫子之道

8 月 17, 2017 3:35 下午 Published by 在〈31 夫子之道〉中留言功能已关闭

至圣先师孔子十五岁立志求学,三十而立,然后每十年有更深一层的造诣,到七十岁,从心所欲不踰矩,圣人的境界已经登峰造极。后世学者读论语,读到孔子自叙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”这一章时,除仰慕孔圣人的成就外,最要紧的就是要探求孔子的求学方法。得到孔子的求学方法,始能有效的学孔子。孔子求学方法... 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