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 /  文章专区  /  佛学  /  四、序跋文集  /  36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古注选编序

36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古注选编序

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,印光祖师谓为念佛最妙开示,乃以此章列于净土三经之后,为净业学人必读之经。

老友陈建明居士,学密多年,复修净业,服膺印祖之言,以此章念佛之法,自行化他。又以经义精深,无注释,莫之能解。遂发心印行圆瑛老法师讲义,并节录慈云灌顶续法法师疏钞,以及印祖嘉言选,合为此集,付镌以行。

古德时贤注讲楞严,其于此章,各有精辟见解。而圆公讲义甚为简要,读之可与诸注参研。例如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,圆公说为摄入一精明,而六根都摄矣。净念则是一心系佛,众念不生。念念相继,无有间断。参以他注,则知此一精明者,即是依真起妄之阿赖耶,亦即本经称为陀那微细识也。是知六根既摄,唯由赖耶念佛。憨山通议谓此念佛,即是转变赖耶见分,使赖耶染见转为净见。此与参禅不同。禅唯息此妄见而已。

先师雪庐老人,昔日讲楞严,至此章都摄六根,谓第六意识之根,即是第七识。七识恒执赖耶见分为我,并与四烦恼常俱,摄之甚难。吾人念佛工夫尚浅,仍以意识念佛。意识念时,则净念起,妄念伏,第七识亦为之伏。意若不念,则妄念起,第七识亦乘虚而入,净念不相继矣。故欲净念相继,则在念佛时,须如祖师云,佛号起于心,称于口,听入于耳,不容妄念羼入。平常作事时,专心在事上,妄念亦不起。事毕有余暇,复以六识系于佛号,虽或不出声,亦是净念。诚如是,则七识不能熏六识,唯由六识恒伏七识。久之,此意根犹树木之根坏矣,七识妄执之我死矣,法身活矣。净念相继至此,始得三摩地。

建明居士编印此集,广结法缘。利生之心,至足钦佩。余不揣浅陋,应嘱为序,谨缀以上数言以随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