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式句宇联段章,以及声韵体谱格。
超象稳响境气神,考据事时人地义。
诗本分此二十端,作者当知前十五。
讲解更向后五求,庶不弃珠空买椟。
此八句诗法歌,是业师 雪庐老人所授之诗法,其中有二十字,乃作诗与讲解古人诗之要诀。师昔曾在东海大学中文研究所教授诗学,于讲毕唐诗选以及汉魏六朝诗选时,特撰此歌讲授诸生。(弟子徐醒民敬记。)
今谈学诗,应自唐诗开始。唐诗尚有迹象可寻,唐以前历代诗,浑沦元气,无迹象可求,非初学者力所能及。此中二十字,即是讲唐诗法度,学者知此法度后,始可与言作诗以及研读唐人诗。
“外式句字联段章”者,诗之格式有内有外,外是外表,自此两句十个字,皆讲诗法之外表者。
“句”是诗之句法。谢灵运登池上楼“池塘生春草”之句,人皆说好。好在何处,自然是也。但我以为,尚不如王摩诘山居秋暝“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”之自然而又空灵脱俗。李太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:“人烟寒橘柚,秋色老梧桐。”亦比池塘生春草自然。
“字”即诗眼。王摩诘山居秋暝:“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”固然非常好,照流皆是诗眼。然尚有更好者,如摩诘送梓州李使君:“汉女输橦布,巴人讼芋田。”二句十字,即是十个诗眼。其中无议论,一字不能更动。汉女,四川妇女。输,缴税。橦布,四川特产。芋,左思蜀都赋:“瓜畴芋区。”以四川之芋为最佳。字字不能换。唐摭言记载,贾岛题李凝幽居,于驴上吟:“鸟宿池边树,僧敲月下门。”欲作敲字,又欲作推字,不能决定。路遇韩愈,道其所以然,愈曰,作敲字佳。遂定之。敲门,则门里有人,比推门含义多。唐诗用字,多富禅机。
“联”是律诗之对联。学律必须知联,对联千变万化,兹举数例,以示一隅。杜工部九日蓝田崔氏庄:“羞将短发还吹帽,笑倩旁人为正冠。”此联上下句皆用典。上句吹帽,出于晋书孟嘉传,孟嘉为桓温参军,九日随尴游龙山,为风落帽。温命孙盛为文嘲之。嘉亦为文答之,其文甚美。下句正冠,出于淮男子:“坐而正冠,起而更衣。”若如古注求人为己正冠,则非用典,不对上句,而且合掌。王摩诘:“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”上句静,下句动,上句天,下句地。对中又有变化。张佖洞庭阻风:“青草浪高三月渡,绿杨花扑一溪烟。”上下两句,地名对地名。上句青草湖名,下句绿杨,应当是村名,或是隄名。若解作绿杨树,则不对矣。对联既不能重复,又不能瘸腿。
“段”是诗之段落。如人之手与臂,手指有段,臂亦有段,下能握拳伸屈,活动自如。诗之近体古体皆须分段。近体绝律分段不同,古体之段更难了解。即以绝句而论,或一句一段,或二句一段,或三句一段,并无定式,端视内容而定。如李太白上皇西巡南京歌:“剑阁重关蜀北门,上皇归马若云屯。少帝长安开紫极,双悬日月照乾坤。”此四句诗,前二句是一段,说唐明皇由四川回长安,为太上皇。后二句是一段,少帝肃宗,惑于皇后张良娣,容许其参政,出现二主,故云双悬日月。一阴一阳,日指肃宗,月指张后。讽之也。
“章”是诗之章法。古体诗集数句而为一段,集数段而为一章,是为分章。近体亦有分章者,如杜工部秋兴八首,即是八章。作文固讲章法,诗之章法更为精密。
“以及声韵体谱格”者,此声韵等五个字,亦是外式。
“声”为平上去入四声。用于诗句,则为平庂二声。十声即为四声之阴阳两十,人声包括上去入三声。诗以两句为一联,一联上下两句须平仄相对。如上句坠脚字人,下句坠牌字必须平。吟诗必须知声“韵”即诗韵。诗必押韵,自三百篇,以至汉唐宋,韵皆不尽相同。古韵有二百六部,尚存于扩韵一书中。南宋刘渊,刊出礼部韵略,则并为一百有七韵,刘氏江北平水人,世称平水韵。后又有人并为一百有六韵。今所凡之韵书,如诗韵集成,即为一百零六韵。其中千声分为上平下平,各十五,上声二十九,去声三十,入声十七,与平水韵大致相同。扩韵难学,今人学诗但学平水韵。但须了解唐人作诗,皆依广韵,若以平水韵读唐诗,则不尽合。
“体”即体裁。指近体古体而言。欲辨诗之体裁,唯有多读,而后自知。
“谱”是声调谱。此有律绝与古体之不同,有正格变格之异。不知谱,不知变格,不能吟诵唐诗。初学诗者,必先求学正格,次言变格。律绝正格有十六式,应熟读切记,以奠其基。
“格”者格局。诗之格局无有定式,诗人自创,小须相观。孙涛全唐诗话续编引丹阳集云,白居阳与元稹齐名,互相倾慕,彼此观摩,白氏尝言,微之诗得己格律顿进,所谓“每被老元偷格律”是也。
“超象稳响境气神”者,前十字,有象,好讲,此超越迹象,难讲。同左图持品:“超以象外,得其环中。”环中者,圆环之中,空无迹象也。以下各字,即是超出象外者。
“稳”者十稳之谓。如桌子,四脚稳定,始不摇动、桌面平坦,始能置物。诗必求其稳,一句中任何一字皆须稳当。诗句讲不通,即是不稳。欲知稳与不稳,须多读十人诗。
“响”者就声韵而言。诗乃有韵之又,会者用字念之则响,不会者念之则哑。字之响或哑,韵书无说明:如八庚韵中,有“声”字,有“呜”、手,皆可形容鸟语,用于诗中,或以“鸟声”响,或以“鸟鸣”响,唯统观全首诗而定。
“境”者空处造境:境由心造,心者真空而合万有,如般若心经云: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”是故诗人可以随心造境。境出于心,心无俗气,则境无俗气,欲造不俗之境,必使有不俗之心。
“气”是诗之气韵。气即在诗之文字上,多念方能体会。如王之涣登鹳雀楼: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”此二句不联气。但读下二句: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”则一气联贯,将前二句联贯到底。四句可以如此,甚至律诗八句亦可一气到底。杜工部春日怀李白,结联:“何时一樽酒,重与细论文。”来自起联:“白也诗无敌,飘然思不群。”诗之气,即在此等处会之。
“神”是神韵。喻如看画,要看画外之物。且以画竹而言,有风中之竹,有雨中之竹,有晴时之竹,有带露之竹。画竹能表现风晴雨露,即是传神之作。诗之神韵亦然,由文字以外得之。稣东坡尝论王维诗画曰:“味摩磊之诗,诗中有画。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诗中有画,求诗之神韵者多参之。
“考据事时人地义”者,诗亦不能不讲考据。
“事”是诗中所咏之事。亦即为何事作此诗。如李太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上吹笛:“一为迁客去长沙,西望长安不见家。”其事即是太白与史郎中钦同时坐贬,而为迁徙之客,同赴长沙。
“时”是诗中人物所处之时候。如李白“双悬日月照乾坤。”即指肃宗与张后二人作主之时。
“人”是诗中涉及之人。如王维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:“到门不敢题凡鸟,看竹何须问主人。”须知其中所今二客二主及其家人以及所用典故中之主客,然后方得确解。
“地”是诗中所咏之地方。如卢纶塞下西:“月黑雁飞高,单于夜遁逃。欲将轻骑逐,大雪满弓刀。”是在戎狄寇边之地。
“义”是诗之含义。如李太白乐府渌水曲:“渌水明秋日,南湖采白苹。荷花娇欲语,愁杀荡舟人。”愁字是此诗中之义。国风召南有采系未苹之篇,系苹皆可为祭祀供品,祭祀时,男主祭,女则尽其采蘩采苹之职责,此指已婚之女而言。渌水曲中之少女,未出嫁,秋日荡舟采苹,见荷花之娇艳欲语,再照秋水,自感不如荷花之美,将来能嫁与谁耶,是以发愁也。
“诗本分此二十端,作者当知前十五。”诗法之根本,分说,即是以上二十个字。学作诗者,应当了解前十五个字,即“句字联段章,声韵体谱格,稳响境气神。”
“讲解更向后五求,庶不弃珠空买椟。”讲解古人诗,更须向后五字“事时人地义”求之,庶几能将古人诗讲解不错误,不致有买椟还珠之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