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 /  文章专区  /  诗学  /  四、述学讲演集  /  14 海峤寒食

14 海峤寒食

海峤寒食

看雪公这首诗──〈海峤寒食〉:

去国八千里,断魂三十年;

愿将沧海水,今夕变桑田;

趋走乡尘里,椎心祖垄前;

无穷游子泪,当酒酹重泉。

 

诗题略引

“峤”是海岛上的高山,这里指的是台湾。台湾有玉山、阿里山等许多高山,故云“海峤”。“寒食”是指“寒食节”。关于“寒食节”的由来有种种传说,一说是在春秋时代,晋文公早年在外面流亡时,因介之推曾帮助过他,后来晋文公作了国君,便开始论功行赏,但是他却忘记了介之推。介之推跑到绵山里,不论晋文公怎样请他,他都不出来。后来有人出主意,说放把火一烧,他自然就出来了。结果介之推竟抱在一棵树上被活活烧死。晋文公觉得非常伤心,以后凡是遇到这一天,就禁止一般人生火煮饭,规定大家吃寒食,这是“寒食节”由来的一种说法。但是后来有人考据,在更早之前,就有“寒食”这个名词了。比如在《周礼》当中,就记载有人专门管理“寒食”,在这一天做那些事情,可见“寒食”这个习俗,在春秋时代以前就有了。

“寒食”是在清明节前两天,又有一说是从冬至那天算起的第一百零五天。清明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扫墓,而在内地扫墓,不限定在清明节这天,有的提早在清明两三天前就开始了,所以这首诗是借着“寒食”想到清明扫墓的事情。清明扫墓就是追念自己的祖宗,孔子在《论语》中说:“生,事之以礼;死,葬之以礼,祭之以礼”,每逢清明是一定要上山扫墓的,现在台湾还是这样。

 

读解诗义

雪公在大陆抗战的时候,从家乡山东(古名鲁国)避难到四川,胜利之后,从四川到南京,民国三十八年时,又从南京到台湾来。而作这首诗的时候,离三十八年到台湾,已经过了三十年,距离家乡的里程也差不多有八千里远。古人讲“八千里”,是用以形容距离遥远,比如唐朝韩愈在〈左迁至蓝关示姪孙湘〉说:“一封朝奏九重天,夕贬朝阳路八千”,又如宋朝大将岳飞在〈满江红〉中说:“八千里路云和月”,也一样是“八千”。所以首句曰“去国八千里”,是形容距离家乡非常遥远,再者,离开家乡乃迫于无奈,并非为了游览,故云“去国”。

“断魂三十年”,此句同上句一样,也有典故。唐朝诗人杜牧的〈清明〉诗曰: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”,逢到清明的时候,不能在家乡扫墓,颇有“断魂”之感,此因在外作客,思念家乡的缘故。

每年都有寒食节,寒食节就要扫墓,但离开家乡那么远,时间也那么长了,眼看回不去,怎么办呢?心里便发愿起来:“愿将沧海水,今夕变桑田”。“沧海桑田”是古代一个名叫麻姑的仙人所讲的,沧海变桑田,桑田又变成沧海,这需要很长的时间,在这期间,海不是固定的,陆地也不是固定的,这就比喻人世间的万事都不是一成不变。既然世事变化多端,诗人便发愿,希望在今晚就将台湾海峡的水(沧海)变为陆地(桑田),让台湾和大陆连接起来。

发了愿之后,接着又想:“趋走乡尘里,椎心祖垄前”。“趋走”,即“快走”之意,诗人希望快快地跑回家去(按:“乡尘”即“乡土”)。跑回家做什么呢?第一件事就是扫墓、祭祖坟,(按:“垄”就是坟墓)。或问,诗人何以言“椎心”?古人若有事闷在心里,发不出来,便用拳头击打自己的心胸,这叫“椎心”。表示诗人“去国八千里,断魂三十年”后,重上祖坟前祭扫的百感交集。

“无穷游子泪,当酒酹重泉”。我在遥远的异乡待了那么长的时间,现在回来了,却见不到祖先和父母,在祭扫的当下,我只有流不尽(无穷)的泪啊!此时,就把这无穷的游子泪当作酒,“酹重泉”,“酹”是把酒浇在地上,“重泉”则是地下很深之处。祖先的神灵就在重泉之下,扫墓的时候,用一两滴酒,怎么能够到九泉之下?祖宗怎么享受得到呢?所以诗人用无穷的游子泪一直浇,相信定能浇到重泉,让父母、祖宗都能知道他的心意。

这首诗在文法上也是“起承转合”,而“知恩报本”则是此诗的意境。

 

幽居月夜

紧接着看〈幽居月夜〉:

如舟小屋绕烟萝,开牖平铺素月波;

便觉天低人在上,可将吾足濯银河。

 

这首诗描述的又是另一种境界了。“幽居”是指雪公一个人住在正气街那个小房子里,“月夜”就是有月亮的夜晚。

 

读解诗义

“如舟小屋绕烟萝”,幽居的小屋就像一条小船一样,小船屋外面绕着烟萝。“萝”是一种菌生植物,它有时候依附在松树上,有时候在石头上,像藤子一样,是攀起来的。雪公说,他的小屋四面都有“萝”,而且多得像烟一样,这是对“幽居”的形容。

“开牖平铺素月波”,一开窗(牖),往外一看,是一片月光。皓月当空,月光散布到地上,诗人一看窗外,满地都是月光。“月波”,是形容月光像清澈的水一样,清水起的波浪就是“素月波”,这是开窗所见。全诗至此,境界开始升华起来了。

“便觉天低人在上,可将吾足濯银河”。就在这时候,感觉月亮离自己很近,故云“天低”,而诗人则觉得仿佛来到了天上了。既然来到天上,月波又是水,故云“可将吾足濯银河”,可以把我的脚,放在银河里洗一洗。这又是一个境界。

这首诗重在描绘内心一尘不染,而到了清净庄严的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