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庸第一章研读(一)
各位莲友大德:
今天是新年元旦,各位齐聚莲社,学人醒民首先恭祝各位新年愉快,万事如意。往年元旦,我学人大都选讲印光祖师《文钞》,今年选一章〈中庸〉,与大家共同研读。
中庸阐释易理
〈中庸〉是《礼记》中的一篇经文,后来单行于世。此经乃孔子之孙子思所作,子思学于曾子,而曾子直接受教于孔夫子。因此子思著〈中庸〉乃一脉师承于孔夫子所教的大道。 孔夫子尝云:“述而不作”。因此,孔夫子所教授的大道,是由叙述古圣先王之道而来。古圣先王之道,始于伏羲氏之作《易经》,当时尚无文字,伏羲氏作《易》,发明阴阳两画,画成八卦,以至重为六十四卦而已。那些卦,一般人看不懂,只有圣人看得懂。历代圣人一看就知其中含有大道,以是圣圣相传,传到周家时,周文王、周公,用文字解释卦爻。但一般人还是看不懂,直至孔子作《周易系辞传》等十篇文字,详述《易经》的义理,而且特别把《易经》的本体定名为“太极”。此“太极”就是〈中庸〉所据而言“天命之谓性”的“性”,亦即人人本具之“本性”,也就是佛家所说的“真如本性”。
子思作〈中庸〉,就是有系统的阐释《易经》的道理。《易》理是中华文化的根本,了解此根本之后,依之而学,就可学成圣人。雪庐老人曾云:“中华文化所言成圣,亦即佛法所言成佛。成圣、成佛是一回事”。现在就与诸位一同研读〈中庸〉第一章。
中庸首章
首先恭读〈中庸〉第一章经文:“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脩道之谓教。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,可离非道也。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。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,故君子慎其独也。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,发而皆中节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。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”
“中庸”二字,汉儒郑康成注:“名曰中庸者,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。庸,用也。”中是中和,庸当用字解,〈中庸〉乃记载中和这个道理,以为学圣之用。再则宋朝朱熹注:“中者,不偏不倚,无过不及之名。庸,平常也。”中庸乃不偏不倚,无过与不及的中常之道。此两种注释,可以并存。
“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脩道之谓教”。“天命之谓性”,乃言道之本体。此性人人本有,是谓本性。“率性之谓道”,率性,就是顺乎本性。人人皆有本性,人皆可以学为圣人。学圣之道无他,顺性而已,故云“率性之谓道”。“脩道之谓教”,率性学圣,就是脩道。脩道不但自己脩,也要将此道弘扬出去,教化他人,共同来脩道。教化他人就是教育,自古以来,教育的根本即教学者脩行此道。故云“脩道之谓教”。
脩行此道,就是实行率性之道。率性就是开发人人本具之心性。性虽本有,但因人人迷昧而不自知,所以圣人教人率性。率性成功即是本性开发完成,即能成圣成佛。如此则世间生老病死问题即能圆满解决。就佛法说,率性率到断尽无明,就是了脱分段生死,变易生死、而证佛果。
中庸第一章研读(二)
天命之谓性
“天命之谓性”此性无形无状,很难解释。汉儒郑康成注解云:“天命,谓天所命生人者也,是谓性命。《孝经说》曰:性者生之质,命,人所禀受度也。”中华文化所说的“天”,是天然、本然之意。“所命”,由本然之体而起之相为“命”。本性是静态,寂然不动,一动就有相,就叫做“命”。此注,一般人仍不易明了。
今以佛家马鸣菩萨所著《大乘起信论》解释。真如本性如如不动,圣人来到世间教化众生,不能不动,动则为业。凡夫众生动则不觉,而有无明。一有无明,就起了三种非常微细之相:业相、能见相、境界相。此三细相就是“命”。
圣人不然,动则觉照,动静一如,天命全体即是本性,故云“天命之谓性”。性体如如不动,是静态。命,是动态。圣人觉知本性,已证本性,但为教化众生,不动而动,即以人身出现世间,普度众生。至于应度已度,即离开人世。圣人离世,身体虽灭,但本性不灭,又至另一个有缘之处现身教化。凡夫不明本性,困于无明,长在六道,生死轮回。圣人度众生了生死,成佛道,务在教化众生觉悟自性,方能正确的脩行。所以〈中庸〉开宗明义就说“天命之谓性”。
心物融合一体
本性是体空相有,古人只在相上注解,令人参究而已。所以郑康成即从太极所起的五行来解说。他说:“木神则仁,金神则义,火神则礼,水神则信,土神则知。”木金火水土,配合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,详分身心万有类别,每一类别皆有五分,皆自五行分出。
中国哲学讲“心物合一”,佛法讲“万法唯心”。木金火水土是物,仁义礼信智是心,心物融合一体,故云:“木神则仁”:东方木,在人身属肝,在人心则是仁。春来草木冒芽生长,表现天地之德,就是生长万物,这就是仁,故木神为仁。“金神则义”:西方金,在人身属肺,在人心则是义。秋来草木凋零,五谷成熟,则须收割。气候四时运转有一定的道理,这都是合乎义,故金之神为义。“火神则礼”:南方火,在人身属心,在人心则是礼。火有照明的作用,将一切事理照得清清楚楚,用在人事上,有条理,有规矩。这就是礼,故火之神为礼。“水神则信”:北方水,在人身属肾,在人心则是信。江河海洋之水潮汐有一定的时辰,何时涨,何时落,信实不爽,故水之神为信。“土神则知”:“知”读音释义皆是“智”。中方土,在人身属脾,在人心则是智。智慧随中央土遍布四方,四方皆有土,犹如古代天子治理天下,四方皆是天子治理的土地。天子治天下,要有智慧,故土之神为知。治理天下,必须智慧,同时也要有信实。所以先儒亦认为,中央土兼有智信。
再说北方水,也有智的意义,如孔子说:“智者乐水。”所以先儒也认为北方水兼有信智。
五行来自太极
天命之谓性的“性”字,就是《易经》所说的太极,也就是《起信论》所说的真如本性。此“性”真空,不易明白。郑康成就拿五行来解释。五行包含宇宙人生,森罗万有,皆是由太极所起的形相。但此种解释有何根据,根据就在《周易系辞传》里。
《周易系辞上传》:“天数五,地数五。五位相得,而各有合。天一、地二、天三、地四、天五、地六、天七、地八、天九、地十”。虞翻注:“天数五,谓一三五七九。地数五,谓二四六八十。一六生成水,二七生成火,三八生成木,四九生成金,五十生成土”。(虞氏此注,据扬雄《太玄经》。五行来自天地阴阳,天地阴阳来自太极。)
北方天一生水,地六成之,南方地二生火,天七成之,东方天三生木,地八成之,西方地四生金,天九成之,中央天五生土,地十成之。五位相得,生成五行。
中华文化即言“心物合一”。讲“心物合一”是令人易于了解的一种讲法,其实是心物圆融在太极中。太极未生阴阳两仪之时,心物浑然一体。生两仪之后,即得阴阳两个数字。阳是奇数,即是天数的一三五七九。阴是偶数,即是地数的二四六八十。由天的五个奇数,地的五个偶数,相合而生五行,以至由五行生出宇宙人生万有之相,由万有之相追溯其根源,就追溯到太极,就可以明心见性。
凡夫众生不觉太极生两仪,而起无明,迷昧自心太极,就成为阿赖耶识。阿赖耶识就是第八识,有见分,代表心智,有相分,代表物质,心物合而为性命。
中庸第一章研读(三)
率性以修道
“率性之谓道。脩道之谓教。”郑康成注:“率,循也。循性行之是谓道。脩,治也。治而广之,人放傚之,是曰教。”郑注:“率,循也。”《说文》:“循,行也。”性体寂然不动,动则循性而行之。一切行为不离乎性,这就是道。脩道的脩字,郑氏作治字讲。治是治学,是研究学习的意思。自己研习率性之道,同时推广至他人,这就是教。教就是教育,中国传统教育,就是教人学习率性之道,由此希圣希贤。
君子慎其独
“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,可离非道也”。郑康成注:“道,犹道路也。出入动作由之。离之恶乎从也。”道,犹如道路,行路的人必须在路上行走,方能走到目的地。须臾,是最短的时间。脩道的人纵然在最短暂的时间,甚至在一刹那之间,也不能离开道。若一离开,何能从脩率性之道。故云:“可离非道也。”这是以道路比喻脩道的“道”。
其实,脩道是指率性而言,性是清净本然,周遍法界,至大无外,至小无内,无处而不是性。由此可知,“不可离”是指不可离开自有的本性。本性无时无处而不在。何处可离开耶。如果说,可以离开道,那就是不觉有本性的无道之人,就是生死不得了的凡夫。所以,“不可离”是教凡夫众生觉悟本性无处可离之理。一旦觉悟此理,则了生死,成圣人,便能深信不疑,便能率性脩道,自行化他。
“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。”戒,是警戒。慎,是谨慎。由于了解道不可离的道理,学中庸之道的君子,在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,要戒慎恐惧。如在无人之处,只要起一念损人利己之心,甚至动一妄念,虽然没有人看见听见,但鬼神能睹能闻。纵然鬼神亦不睹不闻,但每起一念,都是历历在心,无论恶念妄念,都将自有的心性污染,不能率性脩道。所以真正的戒慎恐惧,不在他人,不在鬼神,而在维护自心,不致污染。
“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,故君子慎其独也”。莫见的“见”字通“现”。前说要戒慎恐惧不睹不闻,此处加以解释。愈是隐密的地方,愈易为人发现,愈是幽微之处,愈是显明之处。学中庸的君子,了解此理,所以要“慎其独也。”一人独处的时候要特别谨慎。
梁朝刘勰《新论》曾说:“独立不惭影,独寝不愧衾。”本性无所不在,自己独处时,起任何念头,他人不知,本性无所不知,因此必须观察自己的念头。
〈大学〉云:“格物致知”,就是观自己的念头。格物的“格”字当“至”字讲,“物”字,雪庐老人说,就是“念头”。一般人起念头即是妄念,中庸学者在独处时,一起妄念,立刻觉知,立即打消妄念。妄念打消,便是与道相合的诚心出现。慎独,慎到出现诚心,脩道的工夫就出来了。我们无论自己修行或劝人修行,都要把握一个“诚”字。愈慎独,愈能令自己诚实。“诚者天之道也”,诚乃天然之道。“诚则明”,“至诚之道可以前知”,过去未来之事皆能了解。因为至诚,自然心中就明了。有慎独的工夫,不欺人,不自欺,这是学中庸的要领。
七情致中和
“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,发而皆中节谓之和”。《三字经》云:“曰喜怒、曰哀惧、爱恶欲,七情具。”《三字经》所说的七情,出于《礼记.礼运篇》。七情是由心中所起的情绪,〈中庸〉但举喜怒哀乐四种。此情绪未发时谓之中。中,就圣人而言,即是真如本性,寂然不动。就凡夫众生而言,中,就是阿赖耶识中的情识种子未起现行。
圣人已将本性开发出来,虽是寂然不动,但是如《系辞传》云:“感而遂通天下之故”。众生有感,圣人即应。圣人由感应而来世间教化众生,不能不动,但圣人已经业尽情空,是称性而动,不是情识之动。凡夫不然。凡夫一动就是情绪,情绪一发,就不是“中”了。不“中”就谈不上脩道了。
“发而皆中节谓之和”。凡夫无法使喜怒哀乐不发。凡夫的情识种子,随时由外境引发。引发的情识,皆是妄念。妄念不节止,必然造业。既然造业,必受报应。业报不能断除,则生老病死问题不能解决,生死大苦不能了脱。所以喜怒哀乐发出时,即须使其中节。
中节,就要将妄念克伏下去。《书经.多方》云:“惟狂克念作圣,惟圣罔念作狂”,凡夫众生,皆是狂人,但能克制妄念则可作圣。人皆有本性,皆可作圣,但随妄念则作狂人。所以喜怒哀乐在心中初发时,即知是妄,立即伏住,不令妄念继续下去,这就是“和”。修中庸之道,就要从伏住妄念入手,经常保持心平气和。伏妄念,即如佛法伏惑。
“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”。中,是指本性安然不动。此,就凡夫众生说,即指阿赖耶识中的情识种子未起现行,而与本性浑然不动。这是“天下之大本也。”学者将阿赖耶识转成大圆镜智,即成圣人。圣人治国平天下,施行政教,皆以理性为本。所以“中”是“天下之大本”。
“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”。只讲中,不讲和,是办不到的。圣人要来世间,教化世间人,亦不能寂然不动,亦需现身说教,但圣人早就明了本性,早已转识成智,一切言行称性而发,自然中和。
凡夫阿赖耶识虽亦含有真如本性,但其言语行为都是发于情识,无论是喜是怒,种种情绪,都是烦恼,而不是和了。惟有将烦恼伏住,不使其发展,始得其和。和则能合于道,不论何时何地,能和就能通道,故云:“天下之达道。”天下无论何人,想修道,学圣人,皆须由“和”学起。学道能够和,则无障碍,道业一定能成。
中庸第一章研读(四)
天地位万物育
“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”,郑康成注:“致,行之至也。位,犹正也。育,生也长也。”《尚书.洪范》:“初一曰五行,二曰敬用五事。”五行,就是水火木金土。五事,就是人身的貌言视听思。五行来自天地阴阳,天地阴阳来自太极。由太极所生的阴阳五行,以及由阴阳五行所生的宇宙万有,都是太极所起的形相,以至由相起用,无不中和。
中庸致中和就以五行称性而修,修到纯熟的境界就是致,也就是“行之至”的意思。行之至,就是天地各正其位,各尽其分。天地就是人心之中的阴阳二气。阴阳二气得其中和,则天地之间的万物各得其育。自然界一片天和,没有台风、地震、海啸。各类生物,各遂其生。就人群而言,则得生育、养育、教育,以至率性脩道,皆由中和而至。
五行用功
中庸,在理论上,是教人觉悟宇宙人生,究其根源,即在本性。悟理之后,即须脩行。中庸脩行并不困难,就在五行上用工夫。
五行生为万有,略举大要,有仁义礼智信五常,有酸甜苦辣咸五味,有青黄赤白黑五色,有东西南北中五方,有貌言视听思五事,有宫商角征羽五音,有心肝脾肺肾五脏,有君臣、父子、兄弟、夫妇、朋友五伦。
五常以至五伦,都与五行相合,例如:心属南方火,肝属东方木,脾属中央土,肺属西方金,肾属北方水。又如五音,宫在中央,商在西方,角在东方,征在南方,羽在北方。
五常以至五伦,都是日用寻常的事情,学中庸之道,就在这些事情上面修养中和。例如欣赏一首五音和谐的歌曲,即得心气和平,不起烦恼。又如日常饮食,不需山珍海错,但得五味调和,即得禅悦妙味,身心皆得其养。五音五味如此修,其他诸事亦如此修。修到致中和的地步,五行以至阴阳二气皆得中和。到此境界,便是“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”。此时可谓“率性之谓道”了。
君子成己成物
〈中庸〉这一章经文略分两段。自“天命之谓性”至“君子慎其独”是讲性理,自“喜怒哀乐”至“万物育焉”是讲凡情。学者由此悟道脩道,学成圣人,而且在脩学的过程中,就能兴办利益人群的事业。这就是成己成物的君子儒,与佛家的行菩萨道相同。
佛家菩萨如想速能成佛,须脩特别法门,求生净土,即可当生成就。儒经〈中庸〉,犹如佛家普通法门,学圣亦须多生多劫始能成圣,若想速成,亦应指归念佛法门。如此学习中庸,便是孔夫子所说的君子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