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圣先师之教化──民国壹佰年五月十五日讲于孔子协会成立大会
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协会,今天召开成立大会,学人醒民承邀在此讲几句话,深感荣幸。大成至圣先师,是国民政府所封的爵位。此一爵位,在今日之下,人所共知,是尊敬至圣先师的称谓,亦即代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。
中华文化根源
讲到远处,我们中国在三皇时代,当时尚无文字叙述,只有伏羲氏发明一阴一阳两个符号,画了八卦,八卦重叠起来,成了六十四卦。这就是圣人教人学圣的《易经》,这部《易经》就把我们中国文化发挥到极处。一直到现在,世界汉学家,都认为此经深奥得不得了,其中所讲的道理,可以与佛教大乘经典相比。由此观之,《易经》是中华文化的根源,是一部完美的圣教经典。
伏羲氏创作的《易经》,只是符号而已。到了周家文王之时,以文字在每一卦下说明,名为卦辞,也叫作彖辞。文王之子周公旦,为孔夫子最尊敬的圣人,就在每一爻下用文字说明,名为爻辞。在此以前,《易经》圣圣相传,贤人以下不懂。到了文王、周公以文字说明,名为《周易》,研读就方便了。但是卦爻义蕴无穷,仍难研读。到了春秋时代,孔老夫子作了十篇文章,称为“十翼”,把伏羲氏的《易经》本体,取名为“太极”。
“太极”亦即佛家所说的“真如本性”,此太极人人皆有。讲《易经》则称为《易经》的本体。讲《易经》本体,就是教学者明了自己有真如本性。学《易》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的本性开发出来。本性全部开发出来,就成为圣人,亦即成佛。孔老夫子整理诸经,以详细解释《易经》为主,把中华文化集其大成。所以后世尊称孔老夫子为“大成至圣先师”。
开发自心太极
至圣先师在《系辞上传》里说:“易有太极”。“太极”不好懂,孔老夫子一边详释,一边教学。圣人门中的颜回,最能领悟,可惜住世不久。再来就是曾子,把圣人的学术思想,也就是夫子之道,一以贯之。然后再传给夫子之孙子思子,子思子得其传,遂作〈中庸〉。〈中庸〉开头即说“天命之谓性”。此天命之性,就是我们人人本有的本性。〈中庸〉第二句“率性之谓道”。“率”当顺从讲。人在求学时,在办事时,在家中,在社会,与人交往时,能够顺从本性即是道。〈中庸〉第三句“修道之谓教”。能够率性而修,一则自修,一则劝人同修,这就是教。教,就是教育,包括家庭教育,学校教育,社会教育。一切教育,皆以此为根本。这也就是中华文化的根本。中华文化,以及一切教育,依此根本,应当教化人人开发自心太极,把自心太极完全开发出来,就是成就圣人。
成圣之后,便能解除世间一切苦恼。世间苦恼太多,叙说不尽。其中最严重的就是生、老、病、死。尤其是生死问题,无论何人都无法解决,任凭你是贵为天子,富可敌国的大财主,拿到很多世界性的学术奖金的人,面临生死问题,皆是束手无策。唯有成就圣人,这些问题自然化为乌有。因为太极里没有生老病死这些东西。这都因为我们不明了太极,才有这些生老病死问题。
从致中和学起
至圣先师传授中华文化教育,学者得其根本,把自有的太极开发出来,则科学家、哲学家所要研究的宇宙问题、人生问题,皆能解决。此理在子思子的〈中庸〉里讲得最详细。
《中庸》教人开发太极,学为圣人,就从“致中和”学起。至圣先师在《周易系辞传》里说:“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。”两仪就是一阴一阳两种气象。由阴阳二气演为十数,阴是二、四、六、八、十,阳是一、三、五、七、九。阴为偶数,阳为奇数。奇偶配合起来,生成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行。例如天一生水,地六成之。地二生火,天七成之。以至天五生土,地十成之。是知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乃阴阳两仪所生,阴阳两仪由太极所生。五行既然生于太极,则其所起的作用,皆是称性而起。
大成至圣先师已成圣人,其起五行之用,皆是顺乎太极,由此入世,教化芸芸众生,故能有教无类,平等施行。芸芸众生,本有太极,而不自知,必赖圣人教化,始能知之。
心平气和致太平
既然知之,那就必须行之。行,则必须致中和。中和二字,就圣人而言,无时无处而不中和。凡夫众生则不然,起心动念就是烦恼。烦恼无尽,以喜怒哀乐为代表。〈中庸〉说:“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,发而皆中节谓之和。”凡夫众生,不发喜怒哀乐,是办不到的。重要的是“发而皆中节。”喜怒哀乐等烦恼从心念发起时,立即制止在心念中,不往外发,这就是“中节”。果然如此,则自己与他人皆得心平气和。
心平气和,要在日用寻常中修养。日常修养,不离五行,眼耳鼻舌心念,日常所接触的各有五境。例如眼见青黄赤白黑五色,耳听宫商角征羽五音等,各有五种,各须调和。就在日常见闻饮食中养其和,以至修养仁义礼智信五常,终能修得五行称性起用,是得其中。个人生死已了,社会人群皆得平安,世界亦由此获致真正和平。此皆得自大成至圣先师的教化。
今日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协会成立,当以弘扬至圣先师的教化为要务。恭祝诸位身心康泰,谢谢诸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