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 /  文章专区  /  儒学  /  四、儒学简说  /  甲、正篇  /  33 知天命行恕道

33 知天命行恕道

‧既成的天命,不是世人所能改变,未成的天命,是好是坏,完全由自己创立。

‧凡知天命的人,必然能以恕道待人,也就是有智慧的人,才能切实的行恕道。

受过儒教薰陶的人,往往有一种儒生气质,这种气质表现在思想上是乐天知命,表现在行为上便是待人宽恕。命与恕这两个字虽然看来很平常,但要修孔子的大道,那就必须在这两个字上用工夫,道才修得好。

论语尧曰篇记载:“子曰,不知命,无以为君子也。”这个命,据古人注解,就是天命。君子距离贤人的境界尚远,距离圣人更远,但学圣贤必先学君子,不学君子,人格不健全,便不能学圣贤。学君子,所需具备的条件不止一种,然而知命最重要。命字的解释也很多,在这里只采取一种讲法,即当气数讲。无论个人或群体,都有一定的气数。个人寿夭穷通,国家祸福兴衰,都在气数中,不能改变,这就是命。这个命,由天而不由人,所以叫做天命。因为天命不能由人改变,所以有人解释:“天之所生,是为天命。”其实,天命的根源还是在人。尚书伊训说:“作善降之百祥,作不善降之百殃。”降祥降殃固然由天,作善作不善却由于人。人作善事,天不能不降祥,人作恶事,天不能不降殃。虽有不少人作善未见降祥,作恶未见降殃,但那是眼前的现象,如以过去与未来长时观察,便知天命非常公平。降祥降殃丝毫不爽。这样看来,各人的天命实由各人所生。不过,人在作善作恶之后,天命已经形成,再要改变,那就等于要求收回天的成命,或犹种下了高梁,而要求生长水稻,当然办不到。所以孟子说:“太甲曰,天作孽犹可违,自作孽不可活。”知命就是要知道,既成的天命不是世人所能改变,未成的天命,是好是坏,完全由自己创立。

学儒学到能知天命的时候,便能不求人,不求天,但求自己,遇到恶劣的环境时,也不会怨天尤人,只有自己反省,这样自能保持心气和平,在学贤学圣的大道上迈进。然而学到这个地步实在不容易,孔子尚且到五十岁才知天命,普通人要到什么年龄才知道,那就难说了。但如诚心求学,以孔子的言语为依据,以历史为借鉴,虽于天命不能像孔子那样真知,但也能相似的了解,也能放开眼界,略见个人与群体的气数,这就有了超乎常人的智慧,然后可作一个乐天知命而无忧患的君子,这是自己所得的乐趣,至于待人,则依孔子的教育应当讲恕道。论语卫灵公篇记载,子贡请孔子教给他一个字,以便终身奉行,孔子就教给他一个恕字。孔子的大弟子曾子也说过:“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。”孔子的大道至高无上,颜子曾经赞叹:“仰之弥高,钻之弥坚。”但是圣人教学注重由近及远,由浅入深,学者果然处处以恕道待人,那就是在修学大道,而且学得非常稳妥。

恕字的意义,据孔子解释就是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人类的好恶心理大致相同,凡是自己所厌恶以及所感受痛苦的事情一概不要加给他人,以这个道理待一切人就是恕道。凡知天命的人必然以恕道待人,也就是有智慧的人才能切实的行恕道。人与人之间,国与国之间,能以恕道相待,便能和平相处。反之,不讲恕道,互相诈欺,互相伤害,演变到后来,只有共同承受核子大战毁灭的天命。幸为中国人,学了孔子的道理,不愿人类承受这种天命,则不但自己修道,同时还要负起传道的责任来。

补白:

愿天下学子 仰沾时雨之化

精勤不懈 永怀师恩

──七四 教师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