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 /  文章专区  /  佛学  /  六、述学讲演集  /  17 从“形而下”贯通“形而上”

17 从“形而下”贯通“形而上”

论语讲习班第十三期结业典礼致词

从“形而下”贯通“形而上”—论语讲习班第十三期结业典礼致词 民国98年6月21日于台中莲社

诸位贵宾、大德、同学:

今天是雪庐老人创办的论语讲习班第十三期结业典礼,雪公创办此班有两个重要的意义,一者、希望参加的同学皆要学做圣人。再者、要学孔子所说的“君子儒”。这两者就是自行化他的意义。自己学圣,同时将孔子所说的学圣之道弘扬出去,利益苍生。论语讲习班自雪公创办至今二十余年,即秉持雪公所示之义而行。

雪公创办本班之初,看到当时的学术界、教育界、以及社会上一般衰相,深觉必须提倡弘扬儒家文化,以挽回世道人心。而儒家文化所讲的“道”,在五经中皆有之,其中与道最息息相关者就是《论语》。因此创办论语讲习班,以栽培弘扬中华文化之人才。

从《论语》学形而上之道

论语讲习班的课程就是《论语》。这部《论语》,从古至今,注解甚多,很少提及“形而上”学,大多与当今一般社会、学校、学术一样只讲“形而下”学。孔子在《周易系辞传》里说:“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。”又《论语》记载:“子曰: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。”(论语.述而篇)。“志于道”就是教学者立志学道。道就是“形而上”学,即指人人本有之心性。此心性就是孔子所说的“性相近也,习相远也”的“性”(论语.阳货篇)。

孔子的大弟子曾子作〈大学〉,开宗明义即言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”。〈大学〉开头即言明,要开发自己的明德。此明德,就是由自己本性所起之性德。自己明明德,同时要亲民。亲民,就是教化他人。

孔子之孙子思作〈中庸〉,第一章即言:“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,可离非道也”。此性即孔子所言之性,亦即佛家所云之“真如本性”。佛家教学佛者要“明心见性”,把自己的真如本性开发出来,即是成佛。儒家学术把本性开发出来,就成圣人。成圣与成佛是一回事。明性,初步的效果即能解决生死问题,最后能成圣成佛。

过去一般讲儒学者,避免讲生死问题,实际上孔夫子对生死问题,已经明显解释过了。子路问孔子:“敢问死。”孔子回答:“未知生,焉知死?”(论语.先进篇)。此意即是研究死的问题,必须要明白生的问题,生死必须连在一起讲,若只讲一端是不够的。故儒家孔子亦言生死问题,与佛法所言“了生死”是一样的。由此观之,我们研究儒、佛之道是一致的。

学儒懂得一以贯之

研究儒学的好处何在?即是孔夫子所说的“吾道一以贯之。”(论语.里仁篇)。学儒由“形而下”的世间学问开始学,一直贯通至“形而上”之学。譬如“忠恕”之道的“恕道”,就把五伦常道包含在内。五伦所讲的“父慈子孝,兄友弟恭,朋友有信,夫义妇听,君仁臣忠”。此五种伦常都要讲求“恕道”,恕道圆满即是仁。仁则贯通道德,那就是证到自己的本性。此一贯之修学系统,雪公讲述得非常清楚。

学儒,若不把“形而下”学贯通“形而上”学,便不能解决生死之问题,更谈不上学成圣人。学儒要成圣,学佛要成佛,都要破除自私自利之心。以此贯通平等无私,人我归于同一性体之境。

老老实实学舍己利人

世间一般人所讲大都为功利主义,注重私人权益,处处只想到自己,但学儒、学佛恰好与此相反。孟子对梁惠王说:“王何必曰利,亦有仁义而己矣。”(孟子.梁惠王篇)。世俗功利主义,损人利己。学圣人则要学仁义,舍己利人。学儒、学佛必须将此基本的观念辨别清楚,才能谈得上学习。

《论语》中所言“形而上”学的理论虽然不多,但就“志于道”以及“性相近”这两章而言,有修学圣人的原理与方法,足以媲美佛法。以视世间任何学术以及各种外道,无与伦比。《论语》记载孔子以及诸弟子的言论,都是指导学者的行为。自修方面由恕道、伦常学起,要“舍己为人”,利他方面要教人明白儒家“形而上”之道,要“成己成物”,教人老老实实依圣人所言努力实行。

去除污染本性的恶习

《论语》中教导我们去学习的,皆是人人可以做到之事,譬如五伦中的父慈子孝,皆是出于“天性”。但因我们多生多劫的习气,将我们的本性染污,所以世间也有不慈不孝的父子。圣贤教育,就是于父言慈,于子言孝。

孔子云:“性相近,习相远”,顺乎本性,则与本性日益相近。顺乎习气,则与本性日益相远。因此教化儿女要讲孝道。教化现代父母,要讲慈道。讲孝慈之道以及五伦十义诸伦常之道,皆是圣教与性相近,与习相远。此性人人本有,由浅入深,人人皆可学习。学习的原理就是依照圣教,将污染本性的一切习气一天天的去除,去得干干净净,就成圣人了,也能成佛了。

若不了解此理,则儒家讲“礼”,要恭敬、要谦让,那就难说了。今日之下,全世界都盛行功利主义,傲慢主义。功利当前,你教他礼让,徒劳口舌而已。每遇得意之事,便说值得骄傲。这种人,你教他对人恭敬,皆成逆耳之辞。但是学儒学佛当知此功利思想,此自私自利之心,皆是污染吾人本具心性的恶习,皆是明心见性之一大障碍。

因此,凡是立志学儒与弘扬儒学的学者,应当把心性与习气辨别清楚,由“形而下”学贯通“形而上”学。然后始能劝人放弃损人利己之功利主义,学习谦恭礼让。这是儒家最澈底、最根本的教育。雪庐老人创办论语班,即将这根本教育的原理阐释得非常明白。历届学员皆是秉持雪公之透彻讲解而学习。

快速成圣成佛的方法

今日各位虽然结业,但须了解,学作圣人,不似一般学校有毕业之时,而是要终身学习,而且要生生世世的学习,直至成圣成佛,才算是毕业。

学儒学圣,皆在人间修学。若欲生生世世皆来人间,则须依孔子所教而学,学五伦十义,学恕道,对人恭敬、礼让。今生如此学儒,下一生便有把握再来人间继续学儒、弘儒。学人童年读私塾,有一位老师,临命终时,自行沐浴、更衣,与儿孙话别,端身正坐,安然而去。

我们研究《论语》,与研究佛经是一样的。佛所说普通法门,亦是生生世世在人间行菩萨道,但须三大阿僧祇劫始能成佛。儒家学者,成就圣人,亦须多生多劫修学。孔子亦绝非一生成圣。了解此理,若要快速成圣成佛,则须与持名念佛之特别法门结合起来,要深信发愿,老实持念“阿弥陀佛”求生西方极乐世界。一旦生西,今生脱离六道轮回生死之苦,往生极乐世界以后,与阿弥陀佛一样,寿命无量,就能一生圆满圣教大道,就能一生成佛。

今日结业典礼,依雪公昔日讲授,谨缀以上数言,奉赠诸位结业同学。希望诸位结业之后,深知学无止境,发愤勤学,要学孔夫子、要学佛,将儒佛圆融学习,指归当生成就之念佛法门。祝福各位道业、学业日益精进,各位贵宾、大德,身心康泰,光寿无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