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  /  文章專區  /  佛學  /  四、序跋文集  /  26 雪廬老人儒佛融會思想研究序

26 雪廬老人儒佛融會思想研究序

先師 雪廬老人,畢生弘道,亦儒亦佛,相輔而行。雪門陳子雍澤,修讀中興大學中文碩士班,其論文為雪公儒佛融會思想研究,榮獲碩士學位。民紀第二丙戌季春,雪公生西二十周年,臺中蓮社籌印紀念文集,以此文付剞劂,囑為一敘。余讀之再,深信 雪公圓弘儒釋大道,由此益能廣被蒼生,其助儒佛教化匪淺。爰綴數言略識其盛。

融會儒佛,甚為不易。自漢至今,慕道之士,儒佛兼修者有之,其餘各是其是,而不相與者,亦有之。唐宋以還,韓歐程朱之闢佛,佛徒亦多以世法視儒學。兩不相容,竟至如此。使有所轉,由不相與而相是,一其道而並行不悖者,當如之何。

論語記夫子之言曰,性相近也,習相遠也。孟子曰,人性善也。荀子曰,人之性惡,其善者偽也。揚子曰,人之性也,善惡混。後儒之釋紛紜,要皆不出此三說。

先師 雪公曰,釋典言性,分體相用。注云,體空,相有,用為作業。體相皆無善惡,業用方有善惡。簡要精詳。孔子云近者,言其前。云遠者,言其後。夫前為體相,後指業用。故釋尊孔子二聖之言同。或謂體相用乃佛家語。雪公遂引周易,亦有體相用。易有太極,無形者也,是體空也。卦爻繫辭皆是名相,是相有也。卦爻化,占用由人,是業用也。由此觀之,儒釋所言之性,豈有異乎。變化,占用由人,是業用也。由此觀之,儒釋所言之性,豈有異乎。

大學有言,修道之要,在知本末。佛法明心見性,儒學窮理盡性,本皆在性。性既一矣,他如天命之與因果,禮之與戒,無非名異而實同,無不可以融會。而唐宋諸儒之闢佛,佛徒之小儒,皆是捨本之談。

論語子貢曰,夫子之言性與天道,不可得而聞也。是性人人本有,儒佛皆謂為本性。人以有此本性,雖不可得而聞,惟可得而覺悟。覺而後修,人皆可以為聖為佛,聖佛為人人所本有。此義難與闢佛者言,亦難與小儒者言。先師 雪公比觀釋典與儒經,融會一如,其於儒佛大道之弘傳,厥功至偉。陳子以此擴而充之,引而伸之,自本至末,一以貫之,以成此學術論文。論其義,報師恩,弘大道,咸有之矣,非尋常學術文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