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一大師在家時,是望重士林的高士。出家後,又為緇素所景仰的高僧。在末法時期,又是鬥諍堅固的年代,集高士高僧於一身的弘公大師,其豐功盛德,已受各界人士讚頌,而且讚頌不盡。今逢大師圓寂六十周年,謹以一淨業學人,略敘所聞所感,以表崇敬之忱。
據大師事略與塔志所述,大師以宏律為己任,教宗華嚴行在淨土。其在戒乘皆負盛望時,猶能竭誠尊敬淨宗第十三代印公祖師,曾三次上書,啟請印祖攝受為弟子。這種謙恭之德,允為當世以及後世學人所仰止。
大師既然師事印祖,除弘諸宗皆須修持的律範,即效印祖,以念佛法門自行化他。故在講述佛法宗派時,即曾明確的說,淨土念佛法門三根普被,極契末法時機。又說,佛法本來平等無二,能契機者,即是無上妙法。
在大師當時,有一些學者,對於淨土法門有若干誤會。大師特以「淨宗問辨」破除群疑。其中的一個問題,便是菩薩應該常在娑婆,代眾生受苦,何故求生西方。大師自設此問之後,隨即解說,宋朝靈芝寺元照律師,初出家時,亦嘗堅持此見,輕謗淨業,後遭重病,神識迷茫,不知趣向。病愈,頓覺前非,始知初發心菩薩,未得無生法忍,志雖洪大,力不堪任。大師又引大智度論:「具縛凡夫,有大悲心,願生惡世,救苦眾生,無有是處。」釋迦世尊久已不住世間,所以初心菩薩未證無生法忍,必須求生西方,從阿彌陀佛學習,乘願再來,始能安穩的救度眾生。
大師又因當時頗有唯識學家願生彌勒淨土,故又設問:「法相宗學者欲見彌勒菩薩,必須求生兜率耶?」隨即解答。不盡然。彌勒菩薩乃法身大士,塵塵剎剎,同時徧在一切處。兜率內院有彌勒,極樂世界亦有彌勒。故法相學者不妨求生西方。而且生西之後,同時親見彌陀及諸大菩薩,豈不更勝。如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說:「到已,即見阿彌陀佛,文殊師利菩薩、普賢菩薩、觀自在菩薩、彌勒菩薩等。」又阿彌陀經云:「其中多有一生補處,其數甚多,非是算數所能知之,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。眾生聞者,應當發願,願生彼國。所以者何,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。」據上所引經文,求生西方最為殊勝。所以慈恩教主窺基大師曾撰阿彌陀經通贊三卷及疏一卷,普勸眾生同歸極樂,足可為法相學者求生西方的依據。
印祖文鈔有一篇與徐福賢書,其中引大集經說:「末法億億人修行,罕一得道,唯依念佛得度生死。」修普通法,小乘斷盡見惑證初果後,尚須經過天上人間七番生死的修行,方能斷盡思惑,證得四果羅漢,了脫分段生死。大乘菩薩修道,必經三大阿僧祇劫,斷盡無明,方證佛果。唯有淨宗念佛法門,雖未能當生斷惑,但能伏惑,就能在這一生帶業往生極樂世界。一經往生,即離娑婆世界六道生死輪迴之苦。在極樂世界,一生就能成佛。是為特別法門。故在末法時期,唯依念佛得度生死。
凡夫眾生在生死海中,頭出頭沒,痛苦無邊,而不自覺。時至今日,造三途惡業的眾生尤其普遍。大師與印祖,昔日皆以同體大悲之心,普勸眾生修此特別法門,以資搶救眾生,當生脫離苦海。大師圓寂已六十周年,但其悲心無盡,永在人間。淨宗學人,以及其他諸宗善知識,應當同發悲心,以信願念佛求生西方為天下人勸。學人不敏,所知有限,但認以此紀念大師,讚頌大師,最有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