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祖文鈔摘讀:棲真常住長年念佛序
各位老師,各位同修,各位遠道來的蓮友,祝大家新年快樂,光壽無量, 在八十三年的新年,大家一起在道場研究佛法。是一件可喜的事,各位平常學的也是淨土法門,淨土念佛法門是三根普被,人人肯學,都能得益。今天陪同大家一起研究印光祖師文鈔的一篇文章。
在大陸有一座棲真寺,長年念佛,寺裡的住持請印光祖師寫一篇序文,他老人家在這一篇序文,把念佛的理論和方法都說出,這一篇文章分六個大段落,以下就逐段講解。
念佛法門,其來尚矣。
這兩句話是一段,把念佛法門的名稱提出來。這個法門來處尚矣,尚是尊貴,高尚的意思。尚也當上下的上字講,如儒家的尚書,就是上古之書,念佛法門在一切佛法中是最高尚的,為什麼念佛法門在一切法門是最高尚的呢?下一段就說出來。
以吾人一念心性,猶如虛空,常恆不變,雖常不變,而復念念隨緣。不隨佛界之緣,便隨九界之緣,不隨三乘之緣,便隨六道之緣,不隨人天之緣,便隨三途之緣。由其緣之染淨不同,致其報之苦樂迥異,雖于本體了無改變,而真相用固已天淵懸殊矣。譬如虛空,日照則明,雲屯則暗,雖虛空之本體,不因雲日而為增減,而其顯現障蔽之相,固不可以同年而語也。
我們每個人的心都會起念頭,起的一念非常短暫,在儒家的經典而言,念就是幾,孔子解釋周易,幾者動之微,我們的本性是如如不動的,一動就開始轉變了,本來未動,現在微微一動時,叫幾,平常說是動機,一般心理學家講的動機還沒到這個程度,周易講的「幾」和佛法講的「念」是一樣的。一念有何重要的呢?天台宗云:一念三千。一念三千是把十個法界做一個基本,千法界開展出來有三千世間,眾生一念之間就可能包含三千世間。有人會以為,我們的心念真的如此廣大嗎?不學佛不懂,學佛心量一開,就明瞭人的念頭大的不得了。今日講太空科學,太空誰知道?念頭知道,是科學家的念頭,是文學家的念頭,看你的念頭用在什麼地方,就往那方面發展。合理的發展可以無限制的發展,但是凡夫眾生都是有限制的,對真心不瞭解,再聰明的人他的發展都是有限的,必得要懂得佛學開發自己的本有智慧,那發展就無窮盡了。不但是世間的種種科技可以發展,生死的大問題也可以解決,社會上的種種問題都有能力可以解決,你懂得佛學了,就有這些能力。依佛學的方法修持,把念頭中的妄念變成真念,你就有能力辦那些大事情。
十法界有佛、菩薩、緣覺、聲聞、天、人、修羅、畜生、餓鬼、地獄。十法界中,人與畜生我們可以看到,地獄是各宗教都講的,鬼道也是各宗教都講的,中國儒家的經典和歷史都記載有的,天道也是各宗教都講的。無論那一法界都在我們心中,一念三千的世間都沒有他自已的本體,共同以心性為本體。由心性造出三千世間,而心性是不動的,猶如虛空,是不動的,地球,太陽,月亮在轉動,虛空沒有轉動,祖師以虛空比喻心性的不動,常恆不變。心性雖常恆不變,而復念念隨緣,起來的念頭隨什麼緣就到什麼境界。佛界是十法界中最好的,你若不隨佛界之緣,便隨九界之緣;不隨菩薩,緣覺,聲聞三聖之緣,便隨六道之緣。六道是凡夫有輪迴,六道之中人天還好一點,不隨人天之緣,便隨三途之緣,三途是非常痛苦的。為什麼不隨最好的佛界之緣,或是四聖之緣,人天之緣?卻要隨三途之緣呢?由其緣之染淨不同,染緣多了就隨染緣,淨緣多了就隨淨緣,是染淨不同的關係。染淨不同,致其報之苦樂迥異,招致的果報有苦有樂很大不同。雖于本體了無改變,不管眾生是在天堂,在地獄、餓鬼、畜生,他的本體還是沒有改變的。在地獄的眾生,他的本性與人沒有不同,與佛也沒有不同,本體究竟無改變。
雖于本體了無改變,而其相用固已天淵懸殊矣。學佛人應知道,體是不變的,相會改變,體相同而相有所不同,例如地獄的相,在地藏經所說的,就是苦不堪言。人間有人間的相,天堂有天堂的相,佛的相萬德莊嚴,雖然眾生的佛性與佛一樣,但是十法界的相千差萬別。相不同,作用便不同,佛是大自在的,他的智慧能力一經施展出來了,什麼事都能辦得到,一般眾生那能如此。我們誰能解決生老病死的問題,個人時時刻刻遭遇到的身體、家庭、社會的問題,整個世界的問題,學佛懂因果就能解決問題,因果就是佛法中很重要的方法。只要懂佛法,一覺悟,身體的問題就可解決了。家庭的問題,社會的問題都有它的前因後果,這樣一想,心懷一開放,問題就能解決了。但是我們還沒到這程度,所以受用與佛,菩薩,羅漢如天淵之別,一個在太空,一個在海底,相差如此懸殊。「譬如虛空,日照則明,雲屯則暗。」這三句是出自楞嚴經,是佛告訴弟子富樓那的話。本性如虛空不動,雖然不動,但是太陽一照就光明了。聚集很多雲,遮住太陽,虛空便暗了。比喻我們的本性雖然光明,被無明的煩惱遮蔽起來,心裡就黑暗了,心的光明照不出來,便不發生作用。
「雖虛空之本體,不因雲日而為增減」。太陽照虛空時,虛空也不增多;雲聚得很多時,虛空也不減少,虛空不因雲日而有增減。「而其顯現障蔽之相,固不可以同年而語也。」光明顯見,光明被障蔽,這一明一暗的相,當然就不可以同年而語。不能相提並論。
這一段祖師指出我們的心的念頭包含如此廣泛,有這麼多的環境,心念都可以去,去何處全在隨緣。今日社會,四聖的緣無人隨了,生天的十善業也少人隨了,人道仁義禮智信,緣隨的人也不多了。不學佛的人還有誰會守五戒,大多是隨三途的緣。隨三途的緣,還在人間時,心裡已是三途的心了,死後心不會往三途嗎?想想這多麼可怕。祖師把心念隨緣的「隨」說得很清楚,心性雖然沒有變,但是相貌,受用卻有天淵之殊的,瞭解這個道理之後,就要想辦法。
如來以是義故,普令眾生緣念于佛,故曰:「若眾生心,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,必定見佛,去佛不遠。」又曰諸佛如來,是法界身,入一切眾生心想中,是故汝等心想佛時,此心即是三十二相,八十隨形好,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,諸佛正遍知海,從心想生。夫隨佛界之緣,則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矣,若隨眾生各界之緣,則是心作眾生,是心是眾生矣。了此而不念佛者,未之有也。
如來以是義故,佛以上面這個道理,普令眾生緣念于佛,普遍令眾生把心念放在佛的境界上,這有何根據,依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,故曰若眾生心,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,必定見佛,去佛不遠。眾生心憶念阿彌陀佛從心裡起來,口念出來,耳朵聽進去,清清楚楚,求得一心不亂。得了念佛的定功,不但智慧開了,也能離開六道輪迴。念佛功夫未到一心不亂,可以得相似一心不亂,相似一心不亂雖沒證果,也可以帶業往生極樂世界。平常早晚功課念佛外,其他時間要憶佛,憶佛是心裡想著佛,如小孩想著母親,離不開母親,母親一離開,小孩就會想回到母親身邊,母親還沒回來時,小孩口裡雖然沒有念母親,但是心裡一直想著,這叫憶佛。念佛與憶佛一直持續下去,便是淨念相繼,這樣就一定能成功。
念佛與憶佛不同,一般人分不清楚,以前 雪公講得非常明確。念佛是念茲在茲,念什麼地方,心就在什麼地方,口裡念阿彌陀佛,心裡就在阿彌陀佛。憶佛則是明記不忘,明明自白,清清楚楚,記在心裡,不忘記。念茲在茲是念佛,明記不忘是憶佛,照著念佛憶佛去做,就是淨念相繼。現前當來必定見佛,現在可以見佛。這有事實依據的,在法華經云,念佛功夫好者,在夢裡就可以見到佛,這就是現生見佛,見到佛坐在獅子座上說法,有很多人圍繞聽法,這就是相當好的境界。在觀經教人作觀念佛,功夫好,也可以見到阿彌陀佛,這都是現生見佛。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念佛,一生之中見過三次阿彌陀佛,第一次,第二次見到佛沒有向人講,第三次見到佛時,慧遠大師已快往生了,他見到阿彌陀佛遍滿虛空,知道壽命將終,便把道場的事交待清楚,然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在往生傳記載很多現生見佛的例證。當來見佛,有二,一是壽命終了時,自己心裡正念分明,又有別人助念,快斷氣時見到阿彌陀佛來迎接。再者是往生到淨土的七寶池蓮花中,當蓮花開時即見到阿彌陀佛,這就是靠念佛憶佛功夫,或是現前見佛,或是當來見佛。去佛不遠,此地離極樂雖然有十萬億佛土遠,若懂心性,則恆河沙數的佛土都在心內,十萬億佛土外猶如眼前,不算遠。
「又曰諸佛如來,是法界身,入一切眾生心想中,是故汝等心想佛時,此心即是三十二相,八十隨形好,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,諸佛正遍知海,從心想生。」這是觀無量壽佛經說的。諸佛如來是法界身,天台宗云圓融十法界,華嚴經云一真法界,一真法界就是本性,要學佛的人把萬法融入一真法界。不論那一尊佛都是法身佛,在娑婆我們注重環保,那裡有垃圾,那裡有污染,其實無一不是佛的清淨法界。若有那個人不好,那個人好,那裡清淨,那裡污染,那都是我們的心裡分別的。諸佛的法界身,入一切眾生心想中,可以入一切眾生的心念中。是故汝等心想佛時,此心即是三十二相。我們的心想佛時,當下的心就是萬德莊嚴的三十二相。心與佛的身相合,證明你的心不在別處,就在佛身上。八十隨形好,隨著三十二相有八十種無缺點的美好,心想佛時,心中即有佛的相好,這是什麼道理呢?
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。諸佛都是由凡夫修成的,都有法身,我們也有法身,但是我們的法身沒有發生作用,諸佛成功了。成佛是由心念成的,人人都有本性,但是不必高興,必得要修行,沒有不修而自然成佛的,所以要說「是心作佛」。但也不要以為「作佛」則是完全學來的,反而成了外道。這兩句話雙面都照顧了,可以破除一切邪魔外道,邪魔外道不瞭解真正的佛法,學佛的人也必得把這兩句話好好研究思考。
諸佛正遍知海,從心想生。正遍知是佛的名號之一,成了佛則無所不知,遍是普遍,而且正確。眾生自以為看清世間的事,事實上並沒看清楚,對萬事萬物都誤解,只有佛看清楚,是正遍知。佛的知似海無量無邊,故云正遍知海。佛的正遍知海,從心想生,眾生心想佛時,佛的正遍知海便從眾生的心中生起。
祖師把經文的理論舉出之後,接著說「夫隨佛界之緣,則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矣。若隨眾生各界之緣,則是心作眾生,是心是眾生矣。」可見隨的重要。「了此而不念佛者,未之有也,」真的了解這個理論之後而不念佛者,沒有那一回事情。祖師說,三藏十二部都包括在一句阿彌陀佛裡面,有何根據?根據「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」這兩句話,這兩句話包盡了大經大論各宗各派最究竟的道理,所以下面一段特別就念佛法門來講。
念佛一法,乃以如來萬德洪名為緣,即此萬德洪名,乃如來果地所證之無上覺道,由其以果地覺,為因地心,故得因該果海,果徹因源,如染香人,身有香氣,如蜾蠃之祝螟蛉,久則化之,即生作佛,轉凡成聖,其功能力用,超過一代時教一切法門之上,以一切法門,皆仗自力,斷惑證真,才得了生脫死,念佛法門,自力佛力,二皆具足,故得已斷惑業者,速證法身,具足惑業者,帶業往生。
念佛法門是用阿彌陀佛萬德莊嚴的洪名為心隨之緣,阿彌陀佛的洪名乃是佛證得的無上覺悟之道,佛以所證的「果地覺」為我們的「因地心,我們凡夫拿佛的果地覺安在我們的心裡頭,作我們最高的一個緣。故得因該果海,果徹因源,這是華嚴疏鈔序的兩句話。「因該果海」果有無量無邊,而因就包括所有的果;「果徹因源」果徹底是因的根源。這是說因果同時,在華嚴經說:初發心時即成正覺,一個人初發心時就和佛心一樣。所以念佛的人念佛號,我們念佛的心就是因心,念的佛號就是果海,念佛時因果同時,因中就是無上的覺道,因該果海就是如此。所謂果徹因源,如我們往生西方修成佛果後,並非就享受了,還要永久度化眾生,不捨棄因地度化眾生的事情,普賢菩薩、觀世音菩薩都是已成的佛,又回來示現菩薩的身分,永久度化眾生,這就是果徹因源。
「如染香人,身有香氣」這出自楞嚴經。染香的人,身上染有香氣,念佛的人隨著佛的緣,自自然然就有佛的氣氛。我們遇見任何事情,只要記住一句佛號,就管用。作夢時見到險惡的境界,若知道念佛,境界立刻就轉,夢境如此,在現實社會,如遇到不如意的境界,你心裡一提起佛號,境界也立刻就轉,所以如染香人,身有香氣,這是非常確實的一句話。 如蜾蠃之祝螟蛉,久則化之。這個比喻出自於詩經小雅。蜾蠃與螟蛉的關係,現用科學觀察,與詩經所說有出入,我們不必考據,蜾蠃是一種蜂蟲,螟蛉是桑樹上的一種小蟲,蜂把螟蛉取到窩裡,祝告桑蟲要像蜂,久而久之桑蟲即成其子,這表示一種教化的作用,念佛得到佛的氣氛,心裡氣質就跟著變化,「即生作佛,轉凡成聖」當生就可以作佛,其他的法門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,念佛人這一生可以帶業往生超出六道,往生後無量壽,當生就可以成佛。「其功能力用,超過一代時教一切法門之上。」佛在五時八教所說的其他法門是普通法門,念佛法門超過一切法門之上。「以一切法門,皆仗自力,斷惑證真,方得了生脫死。」一般法門都要靠自力,斷掉一切煩惱才能證真如本性,才能了脫生死。「念佛法門,自力佛力,二皆具足。」念佛法門用自己的力量,加上佛的力量,佛有何力量?阿彌陀佛發願,誰念他,他就接引誰往生。「故得已斷惑業者,速證法身,具足惑業者,帶業往生。」自力佛力具足後,已斷惑業者,很快就證得法身。惑業具足,惑是迷惑顛倒,業有善業惡業,我們現在就是具足惑業的凡夫,這麼多的惑業沒有斷怎麼辦,借著二力帶業往生極樂。
其法極其平常,雖愚夫愚婦,亦能得其利益,而復極其玄妙,縱等覺菩薩,不能出其範圍。故無一人不堪修,亦無一人不能修。下手易而成功高,用力少而得效速。實為如來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,因不可以通途教理而為論判也。末法眾生,福薄慧淺,障厚業深,不修此法,欲仗自力斷惑證真,以了生死,則萬難萬難。
這個無上的法卻極為平常,雖愚夫愚婦,亦得其利益,愚夫愚婦是不識字的人,照著這個方法修也能得利益。「講到高深處,而復極其玄妙,縱等覺菩薩,不能出其範圍。」念佛法門的高深,縱使快成佛的等覺菩薩也不能超出這個法門的範圍之外,這就是三根普被,最上等的智慧也瞭解不了,最下等的人也能照著修,這就是念佛法門特別的地方。「故無一人不堪修,亦無一人不能修」任何人都可以修。這個法門,「下手易而成功高,用力少而得效速」下手開始念一句佛號,這多麼容易,一生即可成佛,這比任何果位都高,用的力量非常少,而得效果非常快速。「實如來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」實在是釋迦佛一代教化中最特別的法門。「固不可以通途教理而為論判」不能用普通的教理來判定高下,像天台宗、華嚴宗講到最高明是圓教,念佛法門其實就是圓教,不管那一根機來修,一開始修就是圓教。
「末法眾生,福薄慧淺」現在就是末法時期,現在的眾生福報很薄,智慧很淺。障厚業深,障礙很厚,業力很深,不修此法,欲仗自力斷惑證真,以了生死,則萬難萬難。
棲真住持蓮仁和尚,有見于此,特于三聖殿,立長年念佛道場,祈余序其意致,以期見聞發心,故為書其大綱如此。
這是一篇序文,所以要說明序文的來歷,棲真寺住持名叫蓮仁和尚,有見上述念佛法門的道理與殊勝,特別在西方三聖殿建立了長年的念佛道場,祈求我將這個意思敘述出來,希望見到的、聽到的都能發心念佛,為了這個原因,所以把這個大的綱要寫出。
這一篇序文非常重要,我們 雪公恩師來台中,一開始就是提倡淨土念佛法門,幾十年來都是一貫的這樣講,蓮社到今天還是很純粹的修念佛法門。 雪公往生至今已有七年多,不管將來外面怎麼說,我們根據祖師的開示修持,守住 雪公生前所建立的道風,就能當生成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