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同學:這兩個小時,我跟各位講幾首雪廬老人的詩。雪廬老人是我們臺中佛教蓮社的導師,姓李,籍貫山東濟南,民國三十八年來到臺灣,一來就到了臺中,不久,就創辦了臺中蓮社,後來又創建好幾個聯體機構。一方面弘揚佛法,一方面講中國文化。雪廬是他老人家的號,我們是他老人家的學生,都稱呼他雪廬老人,有時候就稱呼為雪公。他老人家從小就學詩、學儒,後來又學佛。
老人一生所作的詩非常多,據雪公自己說,從十幾歲開始學詩,到四十歲的時候,詩作已將近一萬首。其中有很多詩是在譏刺日本人對中國的侵略行徑。抗戰時期,雪公在四川。山東是淪陷區,老師家裡的人恐怕那些詩被日本人發現了,招來麻煩,就都把它燒掉了,留下來的,還有好幾百首,這是在四十歲以前的詩。
四十歲以後,一直到臺灣來,作的詩一時也算不出來有多少,大約可分成五大類,現在都已印出來,名《雪廬詩集》,共上下兩大冊。
臺俗重陽祀祖氣候猶熱
今天我準備跟各位講四首詩,有的是老人早期作的,有的是到臺灣來才作的。先看第一首——〈臺俗重陽祀祖氣候猶熱〉:
揮扇登高天氣新,歸來禴祭有多鄰;
瀛洲淨土時行夏,不受西風半點塵。
先講題目。臺俗是臺灣風俗,指的是「重陽」。什麼叫「重陽」?即陰曆九月九日。按照中國儒家的經典,伏羲氏畫八卦,他開始畫卦的時候,就是兩畫,一畫,是橫的,代表「陽」,再一橫畫,中間斷了的,代表「陰」。一畫叫做「陽」,第二畫叫做「陰」。「陽」有「老陽」、「少陽」之分,「陰」有「老陰」、「少陰」之別。「老陰」不必講,這裡講「陽」。「老陽」之數為九,「老陽」就是九這個數目字,九月九日,兩個九,兩個九都代表「陽」,所以叫「重陽」。
中國「重陽節」的風俗是要登高,最早的時候是為了避災難的。《續齊諧記》說,費長房預言,九月九日這一天,桓景家中有災難來,必須全家登山,才可以避免。到後來,就變成文人登高作詩的雅事了。風俗是會演變的,在臺灣,重九這一天要祀祖,就是祭祀祖先,這與內地的登高就不同了。
詩題又云「氣候猶熱」,這又是比較特別了。在中國大陸,尤其是北方,重九這一天已經是秋天,天氣已經逐漸冷了,可是在臺灣「氣候猶熱」,顯見兩地氣候的差異。
至於重陽祀祖這個風俗,好不好呢?就祭祀祖先來講,是樁好事情。為什麼祭祖啊?為了報答祖宗對於子孫的恩德。我們在世間修道,最重要的便是要知恩報恩。我們的身體是父母給我們的,我們學佛要開悟、得到「真我」,沒有這個身體不行,如果連身體都沒有,到哪兒去學佛呢?既然我們的生命是從父母來的,知恩報恩就是要祭祀祖宗。
揮扇登高天氣新
這是一首七言絕句的近體詩。有四句,每句七個字。
第一句「揮扇登高天氣新」。重陽這一天,臺灣氣候還是很熱,所以一開頭就是「揮扇」。「揮扇」還不算,還要「登高」,因為山上氣候涼爽。「天氣新」,在這裡講的是「秋天」。為什麼說天氣「新」呢?這是對照大陸來講的。大陸在重陽的時候,天氣已經很冷了;雪公是從大陸山東來的,他來到臺灣,覺得這裡的天氣很新鮮,到了重陽這一天,天氣還這麼熱,還要揮扇、登高,所以說「天氣新」。
歸來禴祭有多鄰
第二句「歸來禴祭有多鄰」。前面第一句是「起」,這一句是「承」。「歸來」就是承著第一句的「登高」來的,登高回來了,便進行祭祖。古時祭祀,最隆重的祭品是用「太牢」(牛);「禴祭」是比較簡化一點的,供品不用「太牢」,有時只用地上採的野菜。
我們中華文化源遠流長,《易經》有六十四卦,第六十三卦有個「既濟卦」,「既濟卦」裡有兩句話:「東鄰殺牛,不如西鄰之禴祭」。意思是說,東鄰用太牢(殺牛)來祭祀,卻不如西鄰的「禴祭」來得隆重。為什麼呢?這兩句話後面還有一句:「實受其福」。西鄰禴祭實實在在「祭則得福」,為什麼呢?祭祀的意義不在祭品的豐富與否,而是要看祭祀的人有沒有知恩報本的誠心。有這誠心,就算用很簡單的祭品來祭祀,也能得到福報。「歸來禴祭有多鄰」,登高回來,用簡單隆重的方式表達自己報恩的孝道,這是有德之人。《論語》曰:「德不孤,必有鄰」。這個有德之人不只一家,雪公在臺灣看的時候,是家家如此,家家都在祭祀。正因為不只一家有道德,所以說「有多鄰」。
瀛洲淨土時行夏
第三句一轉,曰:「瀛洲淨土時行夏」。「瀛洲」就是臺灣,過去講「瀛洲」是指神仙住的地方,此處則意謂臺灣是個寶島,住在寶島的人就跟神仙一樣有福。老師作這首詩的時候,世界局勢比較亂了,臺灣也亂了,不過,相對之下,臺灣在全世界來說還算是淨土。「時行夏」,臺灣這時候還是「行夏」。
「夏」是「夏曆」,我們現在農曆還是行夏(夏朝的)曆。大家看看民間用的農民曆,古時叫皇曆,其中的正月是夏曆的正月,所以是「行夏之時」(出《論語》)。
此外,「行夏」還可以解釋為:臺灣在重陽的時候,氣候猶熱,就好像還是夏天一樣。再者,根據這首詩的第二句,由於臺灣人在重陽之日「禴祭」,懂得報恩,所以內心就清淨,有道德。因為心淨則土淨,故稱臺灣為淨土。
不受西風半點塵
第四句「不受西風半點塵」,是這首詩的結論。「西風」是秋天吹的風,在內地,西風一吹天氣就冷了,而這裡(臺灣)的氣候卻還像夏天一樣。在臺灣,重九的氣候仍是夏天,既是夏天,西風就吹不過來。在內地,鄉村裡西風一吹,地上的塵土就跟著風吹起來了,塵土吹在人的面上、身上,把我們的人身都污穢了。而在臺灣,重九不但不吹西風,連半點灰塵都沒有。這一句話,把「淨土」、「禴祭」、「有道德」,一直到天氣行夏,都貫穿起來了。以上,是這首詩的文法。
詩的言外之意
接著,我們來看這首詩的「言外之意」。要知道,作詩必得要有寄託,有含意,有見識,詩人的眼光跟普通人不同,所以讀詩不能僅就字面意義理解。詩中的「西風」,其實意指「西化」。民國初年,很多學術界的人都主張「全盤西化」,否定中國文化,認為中國文化所講的禮教會吃人。
跟各位說,儒家講禮其實就跟佛家講戒一樣,儒家的禮就是佛家的戒。學禮、學戒就是教我們能夠定下心來,這個「定」不是我們在家裡盤起腿打坐入定,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讓自己隨時都能心安。
提倡「全盤西化」的人,主張外國人的教育,孩子從兒童時期開始,就順著他的習氣發展,不論他愛好玩水或爬樹,都順著他,這樣教出的兒童,一切規矩都不守,只順著自己的個性發展,而這個個性卻是我們眾生無始劫以來的惡習氣。這便是西方文化。中國文化不是如此,中國文化講「禮樂」。「禮」是要求自己謙卑,並且尊重他人。「樂」是和諧,處處跟人家保持和諧,就像一家人一樣。
我們中國文化從伏羲氏開始,一直到民國時代,中間政治雖然有很多變化,也亡了好幾個朝代,但是文化始終是綿延不絕的,原因就在這個「禮樂」。「禮樂」人人都可以學,學到極處,到最高境界,就是出世法,就是把我們自己的心性開發出來,各位自己往這上面學,自然就能夠體驗。
所謂「不受西風半點塵」,是雪公對於「全盤西化」的主張不以為然,但是不能講得那麼明顯,所以用比喻來表達。其實,這首詩每一句都是用比喻的,每一句都有含意。「天氣新」,是拿臺灣的重陽對比大陸的天氣才顯出一個「新」字。「禴祭」則含蘊著祭祀的品德,知恩報恩。「行夏」,行夏之時。夏朝禹王時代,人們都知道知恩報恩,誠心誠意祭祀自己的祖宗,這是華夏,是真正的中國人。臺灣當時還保有這種淳良的風氣,不管人家怎麼提倡西化,都不接受西風。所以臺灣人的心裡不受污染,是淨化的。(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