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  /  文章專區  /  詩學  /  三、序跋文集(續集)  /  4 周孝侯讀書臺

4 周孝侯讀書臺

荒臺依佛寺,蔓草露華濃。

月夜虛墳典,霜天度梵鐘。

人今溺洪水,誰更斬蛟龍。

朝有奸權在,忠貞未許容。

────〈周孝侯讀書臺〉

 

歷史背景

周孝侯是三國時代的人,姓周,名處(讀楚音),他最為人熟知的,就是「除三害」的事蹟。周處年少的時候,力氣很大,在鄉里是個不良少年,但不像現今的黑道人物,他不過是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而已。他居住的鄉里有所謂「三害」,三種禍害,一是山上的猛虎,常常下山來傷害人;二是水裡的蛟龍;第三就是周處。周處知道自己被列為「三害」之一,心想:「哎呀!不得了,我在這地方竟是個禍害,真要好好反省。」於是,他決心為地方除害,先到山上打死猛虎,然後到水裡跟蛟搏鬥。他抓到蛟後,在水裡浮浮沉沉,流到很遠的地方,大家都以為他跟蛟同歸於盡了,紛紛在心裡慶賀。沒想到,周處把蛟殺了之後,上了岸。大家正苦惱他這一害該怎麼除法?他就到南京去,向兩位學問道德很高的人求學,一位是陸機,一位是陸雲。

學成之後,周處進入東吳孫皓的王朝任事。東吳被司馬懿滅了,他就到晉家去。晉朝君主知道他是個人才,道德學問都好,就請他擔任太守,後來又做天子身邊的「近侍」,掌管諫勸之事。如果看見天子有什麼過失,他就要勸告,臣子有不對的時候,他也必須向天子提出糾舉,等於現在的監察院,因此得罪了不少人。

他彈劾了兩個相當有權力但知法犯法的大臣,一個叫夏侯駿,另一個叫梁王司馬肜(讀融音),他們對周處都相當惱怒、厭惡。適逢邊界有氐族擾亂,他們就在皇帝面前假意稱讚周處的能力,建議派他去抵抗氐族首領齊萬年。晉家派他去,聽誰指揮呢?就聽梁王肜和夏侯駿指揮,他們兩個人都是元帥,周處必須聽從他們的命令,這等於是陷害他。到了邊界,他們只給周處五千人,去抵抗齊萬年的七萬大軍。打仗弓箭用完了,後邊並沒有後援,根本就是要他去送死。周處本來能力很強的,他曾經殺過猛虎和蛟龍,但要以五千兵士對抗七萬大軍,最後終究寡不敵眾,被對方殺害而陣亡了。

周處為何叫周孝侯?這是他死後,朝廷封他的諡號和爵位。周孝侯的讀書臺在南京城外。雪公在抗戰勝利之後,大概是民國三十六年,從重慶到南京國民政府的首都,他跟孔子奉祀官府,隨著政府一起到南京,那時候還沒有時間回山東濟南的故鄉。在放假的時候探訪名勝古蹟,這一首就是講到周處的讀書臺,即周處拜陸機、陸雲為師時,求學、讀書的地方。明白這些背景之後,這首五言律詩就好懂了。

 

荒臺依佛寺蔓草露華濃

律詩八句四副對聯。此為起聯。

「荒臺」指的就是周孝侯的讀書臺。雪公去探訪的時候,周處早就不在了,讀書的臺也荒蕪了,雜草叢生,故云「荒臺」。這個荒臺依著佛寺,靠近佛家的寺廟。

第二句「蔓草露華濃」。蔓草的「蔓」是形容詞,有滋生、蔓延的意思,「蔓草」意指雜草很多,它是接著第一句「荒臺」而來的。「露華濃」,指地上的花草承受夜間露水濃厚,顯得格外新鮮、清潔。又,「濃」也意指花多,花多代表什麼呢?照應上面的「佛寺」。佛寺在此,度化眾生,給地方的恩澤很大,所以「露華濃」含有這個意義。「荒臺依佛寺」,周處的讀書臺已經荒蕪了,還好附近的佛寺還在,很多人還能得到佛法的教化。

 

月夜虛墳典霜天度梵鐘

此為頷聯。

「月夜」,這是回想周處在此讀書的時候,從白天讀到月夜時分。「墳典」,即「三墳五典」,「三墳」是指上古三皇時代的書,「五典」是五帝時代的書。這裡不必這樣分,只稱古代的聖賢書。「虛」是指以虛心讀古書,不存成見,不以自己的意思來解經。周處讀古聖賢書的時候,不以自己的意見來解讀,非常謙虛,我們現在學佛、學儒,就要這樣,千萬不可拿自己的見解來解釋儒佛經典。所以,「月夜虛墳典」,是指周處日日夜夜真正在那裡研究古人的書籍。

「霜天度梵鐘」。前句「月夜」是一天的夜間,此句「霜天」則是一年的冬天。周孝侯讀書,一天之中,日夜都讀,一年春夏秋冬,也沒有放假。「度梵鐘」照應前聯的「佛寺」。寺廟裡晝夜都撞鐘,白天做功課的時候要撞鐘,夜間也撞鐘,夜間撞什麼鐘呢?幽冥鐘。幽冥鐘是度三塗裡的眾生,三塗的眾生聽到寺廟的鐘聲,心裡就能夠得清涼,人道眾生聽到鐘聲,也等於聞到佛法。唐朝張繼寫〈楓橋夜泊〉時,是到京城考試,落第在歸途中,夜泊在楓橋。詩云:「月落烏啼霜滿天」,這景很寒冷。「江楓漁火對愁眠」,愁是當時的心境。「姑蘇城外寒山寺」,境界一轉,正在發愁的時候,姑蘇城外寒山寺的鐘聲傳到客船裡面來了,得了些安慰,心裡想開來了,愁也化解了。「夜半鐘聲到客船」,愁客聞鐘聲而覺悟,這個境界又提升、淨化了。

「霜天度梵鐘」。在周孝侯來講,冬天的寒夜讀書,讀的不只是世間一般人讀的書,他讀聖賢書,更能深入了解聖賢講的道理。「度梵鐘」,寺廟裡的晨鐘暮鼓,就是要度化眾生的,藉著音聲讓眾生心理能夠淨化,消除世間凡情,這叫「度」。這「度」字有意思啊!跟上面「月夜虛墳典」的「虛」字,不要輕易把它們忽略過去。此聯,「月夜、霜天」是時間之對,「墳典、梵鐘」是華梵言音教化之對。

這四句都是講周孝侯,後面四句一轉,講時事及雪公自己的感想。

 

人今溺洪水誰更斬蛟龍

此為脛聯。

「人今溺洪水」,現在看全中國的人,都溺在洪水裡啊!抗戰期間,南京淪陷,日本軍隊在南京進行大屠殺,殺死多少人?不計其數。所到之處,殺人放火,這等於人在洪水裡,雖然抗戰勝利了,但這種大災難不是一下就能恢復的。

再講這「洪水」,雪公作詩是有智慧的,不但以前的事情,未來的事情也含在裡面。在這個洪水裡有蛟龍,人一到水裡,就把人吃掉,故云「誰更斬蛟龍」,有誰能夠像周處那樣,到水裡把害人的蛟龍斬掉。這是比喻的話,比喻抗戰時,以及抗戰後的事情。雪公看出臺灣也是在洪水之中,要不然為什麼每天看到兒女殺父母或父母殺兒女,這種災禍千古未有,這就是「洪水」。此聯上句鑑往觀今,以知來者。下句深有寄望。

 

朝有奸權在忠貞未許容

此為結聯。

「奸權」指夏侯駿、梁王肜;「忠貞」,指周處這樣忠貞的臣子。國家既有奸險且有權力的臣子,必容納不了忠貞之士。這雖然講周處,但也是講民國時代的人。民國時代雖然講民主,但崇尚西洋文化,講功利主義,這是最大的奸權。雪公告訴我們,要除掉這些奸權,沒有別的方法,只有好好學儒、學佛,智慧才能開顯,你才能夠保護自己的身體與存在,生命若不存在,你要如何救濟別人?唯有學儒佛大道,有了智慧,才能勸人不要學那些崇洋的人,不要跟那些人學功利自私主義,必須學習中華文化,希聖希賢,行仁講讓,才能除掉現代的奸權。

 

文法格局

前面四句,開頭兩句是講雪公到讀書臺去所見的景象,第三、四句則是回憶周孝侯在讀書臺讀書的狀況,這四句包含現在所見及所想古時人事。前兩句是景,後兩句是情。景中有情,情中有景,情景圓融。「月夜虛墳典」照應「荒臺讀書」,「霜天度梵鐘」照應「佛寺」。後面「人今溺洪水,誰更斬蛟龍」,講現在的時局,人都在洪水裡面。抗戰之前,學術界的人提倡全盤西化,中國的古籍都不要了,這就跟周孝侯讀古籍對照。不要中國的古籍,人人都陷到洪水裡,西洋文化造就很多的蛟龍來吃人,這是照應周孝侯讀聖賢書,你現在不讀聖賢書,就是「洪水」,把所有人都淹到洪水裡,變成蛟龍來吃人。「朝有奸權在,忠貞未許容」,周孝侯時代的奸權,只是夏侯駿、梁王肜而已,現在的奸權比過去更複雜,不是真正為民而是為己者,這都是奸權。今日之下要對付奸權更困難,只要你跟那些人利害相反,馬上就受害、遭殃,故云「忠貞未許容」。

雪公在這裡提醒學道之人,必須對全體國民忠貞,但忠貞要講究智慧,不能像周處那樣。周處雖然殺身成仁,但假如沒有戰死沙場,必能替國家做更多事。我們現在若要搶救陷在洪水裡的人,不能操之過急,總得要自己有智慧,先要保護自己,不要被蛟龍吃掉。這個智慧就是佛家的佛法,儒家聖賢的學術,用佛法儒學來教化,才能做到對天下人忠貞。如果現在流行什麼,我們就跟人家學,那就完了。

後面四句是雪公提出的感想,教我們現在要消除洪水、斬蛟龍,該用什麼辦法。詩是藝術,藉古時候的事講現在的事,他不是直接說理,而是意在言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