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  /  文章專區  /  儒學  /  四、儒學簡說  /  甲、正篇  /  34 依於仁

34 依於仁

國學要領,就是孔子所說的「依於仁」。研究國學,如果把仁撇開不講,便無異捨棄中華文化的特色,不能令人了解中華文化如何優異。講仁,首須研究仁字的意義,次須研究如何學作仁人,然後研究仁在人類生存發展中具有何種功能。以下便從這幾點試為簡要的論述。

禮記中庸記載,孔子對魯哀公說:「仁者人也,親親為大」。許氏說文依此解釋:「仁,親也,從人從二」。段氏引鄭康成注,以「人偶」釋仁。人偶就是二人,因為一人不能成偶,偶則相親,相關痛癢,所以仁字從人從二。人最親近的就是父母,所以親親為大。把親親之道推到社會,則社會便有仁風。說文釋疑以為仁字代表天地人三才。仁字右邊的二畫即是天地,上一畫象天,下一畫象地,左旁立一個人,便是三才具備的仁字。篆書仁元二字相同,所以易經乾坤彖辭說:「大哉乾元,萬物資始」,「至哉坤元,萬物資生。」乾坤有元氣,所以好生萬物,人有仁心,便與天地同具好生之德,所以與天地配稱三才。綜合這兩種解釋,可知仁字有親親的意義,又有好生的意義。

親親與好生都是出於天性,應該人人具備,但為世間惡習氣所熏染,以及受了各種邪說的影響,遂致人與人之間往往不能相親,甚至互相殘害,這是不仁的結果。孔子教育即以啟發仁心為主旨。孔門的大弟子在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面雖然各有所長,但共同的學科則是禮樂,而禮與樂都要依於仁。論語八佾篇:「子曰,人而不仁如禮何,人而不仁如樂何」,所以孔子的弟子無一不學仁。孔子教弟子學仁的方法因人而異,例如顏淵問仁,孔子教他「克己復禮」,仲弓問仁,孔子教他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。方法雖然不同,但孔子講過三句話,最為重要,論語述而:「子曰,仁遠乎哉,我欲仁,斯仁至矣」。孔子的話,句句真實。仁不遠,即在心中,一欲即得。這個欲字用得最神奇,學者果能把握這個欲字,便能不欲其他,一心在仁,誰說不是「斯仁至矣」呢?

人的欲望不用在正途,便用來造罪孽。金錢欲、權利欲、名位欲、食欲、色欲,詳細分析,無窮無盡。所欲的東西有限,貪欲的人多,於是發生爭奪,竊盜、詐欺、仇恨、殺害,種種的暴行愈演愈烈,一切毀滅性的殺人武器愈造愈精。這樣演變下去,世界將變成甚麼樣子,誰也不敢想像。無論如何,以暴制暴,不是辦法,唯有啟發人人具有的仁心,才是根本之圖。孔子說:「苟志於仁矣,無惡也」。凡是仁心發現的人,決定不肯為了滿足自己的物欲而造罪孽。不肯造罪孽的人多了,便能遏止暴行與毀滅性的武器,人類社會自然充滿祥和之氣,這是中華文化對世界人文應有的貢獻。

孔子把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歸結在「道德仁藝」四個字中,仁在道德之下,當然不算是最高的境界,但如不發揮仁心,則聖賢之道不能相傳,道便不能存在人間。仁如果實的核仁,負有生生不已的使命,所以孔子教育以仁為本。世界人文不絕,則中華文化必得發揚,這是研究國學者應有的信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