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賢的言論都有所本。子思作中庸,依據孔子所說的「中庸」一辭而撰述。孔子的「中庸」一辭則由堯舜禪位時的言辭而來。論語堯曰篇記載堯命舜之辭有「允執其中」一語,後來舜禪位給禹時,也說「允執厥中。」子思又在中庸篇裏引孔子曰:「執其兩端,用其中於民,其斯以為舜乎。」此處「用其中」就是中庸鄭注將庸字解釋為用字的依據,中庸亦即用中之意。
中庸所說的心性,雖是人人本來具有,但非人人所能自知,必須古聖先賢發現闡述,然後始能知之。據有文字記載,發現人人本具心性的古代聖人,應該是發明易學的伏羲氏。伏羲氏的易學傳到周家,經文王周公繫辭,而為周易。孔子在周易繫辭傳說:「易有太極,是生兩儀。」又說:「易,無思也,無為也,寂然不動,感而遂通天下之故。」兩儀是陰暗陽明的相對現象,在這現象未生之前的太極,是無思無為,寂然不動,只有光明,而無黑暗,此即人人本具的心性。本性通體光明,照明一切,無所不知。本性寂然不動,無陰陽轉變的假相,是為無生無滅的本體,此體雖然不動,但有感應作用,所以「感而遂通天下之故」。通是通達,無所不能。聖人就是徹底明白自己無生無滅的本性,而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明白人。所以虞書稱堯為「欽明」,稱舜為「文明」,曾子大學教人明明德,子思中庸則直接提出這個性字,教人率而脩之,後文也說:「自誠明謂之性。」率性必先明性,然而學者只知情,不知性,實在難明,子思因此教人就在情上用功,由情辨性,這就容易了。
情有很多種類,禮記禮運篇列舉七種 :「喜怒哀懼愛惡欲。」中庸篇則略舉「喜怒哀樂」四者。無論那一種情都能損害身心,障礙本性,漢儒在白虎通五藏六府篇裏,將吾人生理的五臟與心理的五常統攝於五行之中,平衡運作。喜怒哀樂未發動時,心理生理運作適中,都是本性功能的作用,所以中庸說:「喜怒哀樂之未發,謂之中。」但是尚未學到聖人地位,沒有一人不動其喜怒哀樂之情,動而不止,任其特別發展,破壞平衡秩序,在生理方面,使心肝脾肺腎五臟受損,在心理方面,使仁義禮智信五常受虧,這就不得其中,更談不上率性了。子思因此教人把情加以節制,使其在一定的限度之內,不致破壞平衡的原理,如此可以調和,所以中庸說:「發而皆中節,謂之和。」
聖賢所傳的學問,不尚奇怪,但講平實可行,學者明性雖難,了解自己的心情則易,不動情雖難,動情加以節制,則一般好學的人都可以實行,行得純熟,即能由制情而至不動情,便得中和之用,所以中庸說: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,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。」學者自學教人,無非發揮此種大用,用到極處,便是「致中和,天地位焉,萬物育焉。」宇宙萬有各遂其生,各得其所,率性之功自然顯現。最後破盡俗情,全彰本性,成就聖功,依然以中和之用教化蒼生,所以中為天下之大本,和為天下之達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