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雪師姑、廖理事長、各位蓮友大德:
我學人今天很榮幸到這裡來,向各位說幾句話。我們這裡是念佛道場,修的是持名念佛。因此,我就根據祖師,以及雪廬老人過去所講的,念佛與誦經的要義,略為敘述。
相似一心不亂
我們都是學淨土念佛法門。在「念佛」這方面,先向各位介紹。「念佛」,各位大德都了解,《阿彌陀經》專講持名念佛。一開始就要一心持念,從第一天到第七天,都要「一心不亂」的持念。工夫好,就能真正得到「一心不亂」。真得「一心不亂」是證果。那我們在末法時期,念佛的工夫,大概不到這種程度。也就是說未能證果,但能念到「相似一心不亂」,也就很好。
「相似一心不亂」就是把時常生起的煩惱降伏下去。煩惱很多,簡單講,是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等,這不能詳講。得「相似一心不亂」,就是用佛號把煩惱壓伏下去。能夠這樣,工夫就算不錯。
這種工夫,平時就要把煩惱壓伏下去。那跟真正得「一心不亂」有什麼不同?真正得「一心不亂」,是把煩惱種子破壞,種子破壞掉就是證果。所以「相似一心不亂」與真正「一心不亂」,其分別就在這裡。
今天是講「念佛」,在一心持名時,念的佛號,心念放在佛號上面。在儒家經典也講過,「念茲在茲」。這「茲」字,在儒家有另外的意思。用在我們這裡,這「茲」字,是指心念放在佛號上。
憶佛淨念相繼
但是我們要了解,雪廬老人過去常說過,我們念佛,除了在道場內集合一起念佛,或是參加打佛七,這以外,個人在家中早晚功課,也在念佛。除了這幾種工夫以外,其餘的時間就多得很。那怎麼辦呢?那就要「憶佛」,這在《楞嚴經.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》就講到,「憶佛、念佛」。這是指兩種方法。因為「念佛」的時間少,所以除了念佛以外,必須要「憶佛」。
「憶佛、念佛」,這要修持,不能間斷,那就是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〉講的「淨念相繼」。這「淨念」,當我們一念佛時,清淨的念頭就生起來。清淨的念頭是從我們自己的本性起來。這「淨念」平時不容易生起來,所以一提起佛號,這「淨念」才會生起來。而「念佛」的時間少,所以「淨念」要起來,要達到「淨念相繼」,就必須「憶佛」。「憶佛」可以配合「念佛」,也就是說,不在「念佛」時,就要「憶佛」,這就可以「淨念相繼」,使淨念持續下去。
這「憶佛」的「憶」字,是「回憶」的「憶」,如過去跟某人很親近,後來分開了,回憶或想念他,就是「憶」。「憶佛」,心想到佛。前面講「念佛」時要「念茲在茲」。這「茲」字,是「慈」字,不要下面的「心」字。而「憶佛」的「憶」是「明記不忘」,明明白白的記在心裡,不會忘記。所以「憶佛」和「念佛」,有一點不同。「憶」是「明記不忘」,不要忘記。
如母不斷憶子
這在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〉用個比喻。大勢至菩薩念佛是念十方佛,我們念佛是念阿彌陀佛。所以大勢至菩薩念十方佛,十方任何一方的佛念眾生,如母親念她的孩子,「如母憶子」,如母親想兒女,那眾生也就要像十方佛想自己的兒女一樣,「如子憶母」。母親既然想念我們,我們也必定要想念母親,但是兒女想母親,與母親想兒女是不同的。兒女不在身邊,母親無一時一刻不想兒女,但兒女想母親,就沒有這樣的想。所以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〉說,「如母憶時」,兒女想母親,必定要像母親憶、想他,無有一時一刻的放下想念。
我們念阿彌陀佛,如阿彌陀佛想我們,如母親想兒女,這樣的想阿彌陀佛。能夠這樣的「憶佛」,再加上「念佛」,這兩者相繼不斷。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〉說「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,必定見佛」。「現前」指的是現在眼前憶佛念佛,一心憶念,就能見佛。而「當來」是將來,指的是什麼?到臨命終的時候,必定見到阿彌陀佛接引我們。所以我們平時用這個工夫,「憶佛念佛」,使「淨念」不間斷,就可見到阿彌陀佛。但臨命終的時候,因為我們念佛的工夫還沒到真正「一心不亂」,乃是「相似一心不亂」,煩惱種子還沒有斷,所以臨終的時候,須有蓮友幫助念佛,就是「助念」。平時念佛、憶佛,臨終又有蓮友助念,必定得到阿彌陀佛接引。所以說,「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,必定見佛」。
一心持佛名號
這「念佛」與「憶佛」,有一點不同的地方。「憶佛」剛剛向各位說過,比如我們「憶佛」,如想念母親。我們一想到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的印象,就是佛像,就在我們的心中,如母親憶想孩子一樣,母親的言語、相貌,都在我們子女的想念心中。但「念佛」時就不可再想了,要一句佛號,從口念出來,耳朵聽進去,聽到我們的心中,再從心中生起,口又念出來。這樣的持名,不要去想。雖然不去想,可是念阿彌陀佛的名號,這名號包含整個阿彌陀佛的道德,都在名號當中。這「念佛」與「憶佛」有這不同的地方。也就是「持名」時不要「觀想」,但這兩者可以互相配合。「持名」雖然沒有觀想佛,但是名以召德,由名號可以感受到清淨莊嚴,阿彌陀佛都在佛的名號當中。
持名念佛時為什麼不要「憶佛」呢?因為持名念佛的目的,為的是要「一心不亂」,持名又想佛,就不能「一心」,所以持名念佛時就不要再憶佛了。
口誦不快不慢
後面講「誦經」,「誦」字是言字邊,右邊是「甬」字。「誦經」是平時念經,念經文、看著經本來念,經本的文字念熟了,可以背誦起來。不看經本而念,叫做「誦經」。誦經的時候,我們用口誦、用口背誦出來。口背誦出來,要將經文的每一字、每一句,都要誦得清清楚楚。每一字、每一句的經文念得清楚。還要注意,誦的時候,不要太快。太快,容易滑過去,從口滑過去,心沒有在經文上面。所以不可太快。但也不要太慢,太慢誦念,氣接不上。所以「誦經」要不快、不慢。
我們固有文化,過去兒童讀本有《三字經》,裡面有讀書的方法:「口而誦,心而惟。」口在誦經,心要惟,「惟」字是豎心旁「怡」,右邊一個「隹」(音追)字。或者是「萬法唯心」的「唯」字,都可以。口而誦,心在思惟,心就在那裡。
前面說了「誦經」要「口誦心惟」的時候。這就是說,如淨土宗的一般道場,作早晚功課,都是誦《佛說阿彌陀經》,我們蓮友在自己家中,如果時間許可,可以誦念《阿彌陀經》,「心惟口誦」《阿彌陀經》,心隨著放在經文上面。
隨文神遊極樂
經文有兩種意思,一個是經文的道理,叫做「義」,意義的「義」。「義」在經文裡面,我們一邊誦,心就想到這個含義,是在心裡面,隨著經文,心就知道其中的含義。
比如說,《阿彌陀經》裡講到,為什麼極樂世界稱作「極樂」?《阿彌陀經》裡,往生極樂的眾生,「無有眾苦,但受諸樂」。念這兩句的時候,內心立刻知道,這極樂世界無有一切的苦,這一切的苦,指的是娑婆世界的苦,那些苦是無邊的,無窮無盡的。也就是說,極樂世界無有眾苦,只有樂,當一誦念到這兩句,經文的意義馬上就了解。
另外一個意思,我們除了誦經文,了解經文的意義以外,誦念到那裡的經文,隨即顯現極樂世界的風景。比如說,「七重欄楯」、「七重羅網」、「七重行樹」,那是我們生到極樂的住宅區,除「七重行樹」、「七重羅網」外,還有圍牆(皆是四寶周匝圍繞)等,世間的皇宮也都比不上的,只有極樂世界所住的房子是那樣莊嚴美好。
再說,七寶池內的蓮花,「青色青光,黃色黃光,赤色赤光,白色白光」,每一朵蓮花,都是我們往生的人在蓮花裡入定。譬如「青色青光」,坐在青色的蓮花裡,入青色的定,放青色的光,其他黃色、赤色、白色,也是這樣入定。
經文後面又講到,一生到極樂,就與補處菩薩在一起,這些補處菩薩,事實上都已成佛,只是候補佛位而已。與補處佛在一起,「俱會一處」。我們在娑婆世界,怎麼能夠與補處菩薩在一起?所以當誦念到這一段,可以與補處菩薩在一起。這些補處菩薩,像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都是補處菩薩,像觀世音菩薩,現在在極樂世界,將來候補成佛。一想到這裡,現在誦念《阿彌陀經》,身體就與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,還有彌勒菩薩在一起。這個拿娑婆世界相比,娑婆世界,各位想看看,我們所見世上的一般人,有誰像補處菩薩?
我們誦經的時候,能夠這樣的了解經文所含的道理,實際上,誦念到那裡,我們的精神,就到那裡,這就是神遊極樂世界。
能夠像這樣,前面說「念佛、憶佛」,心就見到佛;現在「誦經」,能夠這樣,那我們的心,就能見到極樂世界。
平時能夠這樣修持,那「淨業」必然成就。
今天很抱歉,時間拉長了一點,以上拿這些所講的,供養諸位大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