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名念佛的要義
能主敬存誠,念佛就有很大的功效,這功效叫做感應道交。所謂感應,就是我們念佛的人,用這個能念的人,用這個能念的心,誠敬的念一句佛號,所念的阿彌陀佛就是真佛 ,就能夠回應。
我們在台中,跟 雪公恩師學的就是淨土念佛法門,這個法門,一則是自己修,一則也是我們道場首要弘揚的工作,學人就來談持名念佛的要義。
我們大家一開始就是學持名念佛,今天何以又講這個呢?因為我們老師往生之後,有七年多的時間了,在這段期間,受到外來的影響,我們對念佛法門,是不是念得很純粹?對這個法門是不是還堅定深信發願?所以藉此機會提醒我們,來互相反省勉勵。
念佛法門共有四種,一、持名念佛,二、觀相念佛,三、觀想念佛,四、實相念佛。持名念佛就是念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,持就是執持,持住這個名號不要放棄,這是我們主修的法門。
觀相念佛,相是佛相,在觀無量壽佛經中,前面講觀想,最後來講觀相,觀化身佛,經常把佛相存在心中,一起念頭就是佛相,這叫觀相念佛。
觀想的範圍又更廣大了,在觀無量壽佛經中,觀想是觀報身佛,報身就不是我們普通凡夫能夠觀的了,例如讚佛偈「白毫宛轉五須彌,紺目澄清四大海」那麼大,要怎麼觀想呢?除了觀報身佛為主外,還要想到佛的種種功德,通通在裡面,這叫觀想念佛。
實相念佛,實相就是真如本性,也就是法身。所以實相念佛念的是法身佛。
這四種念佛我們能夠用功的有那幾種?先談實相念佛,我學人連持名念佛都沒有持得好,怎麼談實相念佛呢?只有根據印光祖師文鈔來說,祖師說實相念佛,不是淨土宗專有,而是如來一代時教一切法門通途妙行,如天台宗的一心三觀,禪宗的參究向上等,這些都是實相念佛,念的是天真本性佛。實相念佛說來容易,做起來非常困難。印光祖師說,實相念佛說之似易,修之證之,實為難中之難,不是再來大士不能即身親證,所以實相念佛實在是很難。
再說觀想念佛,我們研究觀無量壽經就知道,那一層一層的觀,多麼困難。又觀相念佛,觀佛相也不容易,也要有相當條件,也不是一觀就成的。所以印光祖師說,觀想、觀相,一定要理路清楚,要懂得觀的道理,再者要熟悉觀的對象境界。比如觀阿彌陀佛,一定要把阿彌陀佛的報身、化身全部都熟悉,一觀才能進入情況。這只是第一步而已,觀了以後稍微有初步效果時,境界一出現,一發生歡喜心,便生障礙。所以祖師說我們的條件不具備,我們人心浮氣躁,很難觀成。
雪公到台中來,一開始就教我們修淨土宗,淨土宗最大的特色就是持名念佛,什麼道理呢?蕅益大師的阿彌陀經要解,是用天台宗的止觀來註解,智者大師的觀無量壽經疏,知禮大師的妙宗鈔,也是用天台宗止觀的學理註解的,前面十三觀的方法都非常高明,但是祖師註解到最後,就是叫我們修持名念佛法門,為什麼呢?因為前面的我們辦不到,所以祖師認為,觀想等念佛的理不能不知道,修持還是要用持名念佛,這個法門三根普被。觀想、觀相、實相三種念佛,其實我們都用不上功夫,那些能用得上功夫的人,來持名念佛,效果更好。所以說持名念佛,是三根普被,最契合時機的法門,淨土宗最重要的特點也就是持名念佛法門。
我們念的時候,這一句佛號從心裡起來,用口念出來,再用耳朵聽進去,參加佛七或作早晚課,能夠這樣念,就是最有效的方法,祖師和我們老師開示的用功方法正是這個,這樣用功才算是正當的方法。
我們也常常感覺念佛的時候,妄想就起來,怎麼辦呢?要有助功夫。持名念佛是正功夫,助功夫是幫助正功夫的,助功夫最扼要的就是: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。 雪公勉勵我們說,最低限度不能惱害眾生,不要讓眾生起煩惱,善事方面隨分隨力,做多少算多少,為什麼要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呢?這就要明因果,因果二字說起來簡單,真的研究起來裡面的學問大得很,因果當中有很多緣,明瞭因緣果的道理,對於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才有信心,你才願意做一切善事,斷一切惡事。若不知因果,講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辦不到。由於現在風氣壞,很多人爭名奪利,造種種惡業,就是不明因果,如果他明白因果,他就不敢這樣做,所以這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助功夫,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瞭因果。
因果講到深處,自己動的一個念頭就落入因果,不要以為自己心裡這樣想,人家怎會知道,人不知道,鬼神知道。鬼神沒有什麼神通,他是報得通,墮落到鬼道而感的報通,人有了念頭,鬼神清清楚楚,無論你再高明,都瞞不過鬼神。
更究竟來說,我們動一念頭,凡夫或許不知道,但是已經證到果位,法身開發出來的佛菩薩心裡清清楚楚,因為他的法身和我們的法身是一體的。瞭解這個道理以後,就應警覺,一起不正當的念頭,上有佛菩薩,下有鬼神,怎能瞞得過呢?若以為人不知,那是自欺欺人。儒家禮記大學篇說:毋自欺也。真正研究學問的人不要自欺,不要欺人。古人云,不愧衾影。起心動念,對得起蓋的被子,對得起自己的影子。
有人問印光祖師,學佛有什麼秘密?祖師說,就是一個誠字,一個敬字。誠就是誠誠實實,敬就是恭恭敬敬,對自己蓋的被子,自己的影子都不敢欺騙,一點點不對,就感覺慚愧,就是誠實,這就是恭敬。誠實恭敬的人,舉心動念,自己馬上要想到對或是不對,對的善念頭可以保持,惡的念頭趕快就打消。能夠止住妄念,我們念佛的正功夫就用得上了。這助功夫就是要主敬存誠,主敬是以這個敬為主。存誠,心裡時時存著誠實的心,主敬存誠是儒家講的,拿來用作學佛念佛的助功夫,非常有效。
能主敬存誠,念佛就有很大的功效,這功效叫做感應道交。所謂感應,就是我們念佛的人,用這個能念的心,誠敬的念一句佛號,所念的阿彌陀佛就是真佛,就能夠回應。所以儒家說,至誠可以前知。誠就是一心,能誠心就能幫助我們念佛得一心,敬就是不亂。一心不亂就是一個誠,一個敬。
就儒學說,敬是禮的根本,禮講規矩、秩序,一點不馬虎,這就是敬。做事情能敬,那任何事都能上軌道。念佛時,必須按照敬字來念,若一邊念一邊想別的事情,那就亂了。所以念佛,若能夠敬,就不會亂心。能誠就是一心,一心就是能得感應的時候了。念佛最重要就是要得一心不亂,將來往生的時候也要一心不亂。若沒有得一心不亂,也要得相似的一心不亂,一樣可以成就往生。
最後以自己杜撰的四句話供養各位。
蓮宗最妙是持名,心地功夫在敬誠。
一念彌陀一相應,西方了了見分明。